第33章 始皇评价其四——书同文
[隶书的字形变圆为方,笔画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画,这也是如今我们写的汉字的大体原型,如今汉字的书写规律基本和此相同。
隶书相比小篆更加简易,更加易于书写,渐渐受到了全国追捧,反而成为了全国百姓的通用文字。
小篆作为秦朝官方标准文字,皇帝写诏书,国家文件都用小篆书写。
非官方文件基本都用隶书抄写,形成了两套并行而又互不干涉的双轨制系统。
而随着秦始皇修改字体统一字体,由此还衍生了书籍的第一次革新。
我们都知道先秦时期文字都是刻在竹简上,之前的文字繁杂刻录不易,所以追求的都是言简意赅,一个字能表达的绝对不用两个字。
而统一与简化的文字不仅仅解决了日常交流等文化层面之上,帮助秦国完成了同化六国的第一步。
还衍生出了一项影响千年的制度:官僚制度。
官僚这个词如今代表的含义不是太好。
但整个官僚制度及官僚系统是中国古代政治上最重要的几项发明之一。
文字统一,相当于把整个官僚系统的地基夯实了。
统一的文字,顶层的政策可以直接传达到社会的底层,底层财税可以源源不断输送中央,动员能力相比之前有巨大的提升,一个散装的华夏正在慢慢的凝聚成一个整体。
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是认识到嬴政这个政策的高瞻远瞩,历朝历代对于民间是严厉禁止篡改文字的,字典由官方出版。
通行文字必须以官方标准字体书写,违反者最严重可以判流放、死刑。
我们今天所用简体字,很多都可以在古代书法纸帖之内找到,就是因为名家在书写时候为了方便或者意境,进行自己的删改,而如果不严加禁止,民间各地都会有自己的简化字通用本地,而习惯了本地简化字去了外地反而看不懂了。
任由其自由删改简化,用不了五十年,又会出现一个马有个七八种写法,各种写法之间还毫无规律。
各地方言不同,现在文字也不一样,那官方政策就无法准确传达到各地。两个地方的文化和沟通就有严重的障碍。
而书同文政策的实行——不仅仅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
如果把这份功劳分成一百份,始皇应该独占一半。
为什么?
因为并不是离了李斯和程邈就造不出新字通行天下,区别就是到底比他们造的更好还是更差。
而只有始皇一人才能大力推行这一政策,以自己无上威望去推动这一政策的实行。
不信你换扶苏在这个位置来试试?
李斯创造小篆,儒家绝对会说李斯的小篆失去了华夏文字之韵美然后自己献上一份,军功贵族也会内部选出一人来打擂台,甚至于宗室子弟都会想方设法搞一套字体出来。
为什么?
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通行文字形体的问题了,已经涉及到朝堂派系权利的争斗。
李斯肯定不可能是天降圣人吧,一个人闭门在家就把字造出来了,肯定要有人从旁协助吧。
定好之后论功行赏,李斯这一派系是不是独占最大好处,属于这一派系的人是不是都会升官?
之后他们会不会提拔也是以自己派系为主要对象?
权利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消失只会转移。日积月累之下儒家、军功贵族、宗室的权利是不是就减少了?
扶苏能压得住吗?即便一言而决采用了某一系,那另外几个派系就不会下绊子了吗?起码磨磨洋工是没问题的吧?
你可不要告诉我学朱元璋不听话就杀?
朱元璋在大明朝堂的威望并不比嬴政在大秦的威望差。
朱元璋和嬴政也是为数不多勤政的君王。
嬴政那时候还是竹简,史记记载每天都要批阅几十石的文件,所以说始皇多半有一双麒麟臂,而始皇还有左右丞相可以帮忙分担政务。
朱元璋表示宰相是啥?这天下都是咱老朱家的,咱自己干。
人家还真就办到了,上到消灭北元残部,下到百姓家丢了头猪,他不仅都管还管理的井井有条。
可朱元璋有这么大的精力,不代表后代都有,朱元璋集相权君权一身,可儿孙办不到,并不是不是都有他那个精力。
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猪晚,工作还不出错,就这,朱元璋还能顺带回后宫找妃子过夜,给朱标生一群小弟弟。
这方面我是真的佩服朱元璋。]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标儿,你没这个精力吗?
咱走了你该不会又把丞相请回来了吧?
所以你的后代被权臣行废立之举,才轮到老四的后代?
或者老四,你的后代和权臣合谋篡位了吧?”
朱标还没来得及解释,朱棣急不可耐的开口道:“不是吧爹?咱也是你亲儿子,为啥到我这不是我造反就是我后代勾结权臣作乱?
咱一没兵权,二没财权,总共就八百护卫还都是您安排的,到了重孙子那辈,可能就剩几十个家丁,除了有点钱啥都没有,权臣总不至于因为我后代给他钱就作乱吧?
咱就在这里当着你和娘说一句,咱后代绝对是合法继位,要是篡位造反,咱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从秦淮河跳下去,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太宗,你抄我的诗啊!
马皇后也是站起来把朱棣拉到身边,对着朱元璋说到:“好了,重八,哪有这样想自己孩子的,咱觉得四儿和他后代真不像造反的样子,即便造反那也是被逼无奈匡扶大明。
再说了,标儿像是哪种不孝之人?你都把丞相废了,他还能请回来?
你就不能听这后人说完,这后人说一半留一半的,你都没听完急啥。”
“哼,哼,你就宠吧,老四,这是你自己说的,要是你后代造反了,你就给咱从秦淮河跳下去,到时候咱亲自帮你绑块大石头,免得你还浮上来。”
大明北京
“老大,老二,老三,你说这天幕是不是在点咱?
咱这创立这内阁也不算是丞相吧,爹要是泉下有知也该欣慰,咱可都按着皇明祖训做的。”
朱家三兄弟,你推我我推你的谁也不肯先说第一句。
“呦,汉王爷,您这是时候谦虚上了,平时你不到处说你最像咱?来吧,你先说说。”
朱高煦也是浑不怕说就说呗,大不了挨老爷子一顿骂。:“爹,要咱说,爷爷泉下有知欣不欣慰我不知道,不过我觉得要是讲到咱大明,小时候的您绝对死定了。”
朱棣那是顺手一茶杯就扔过来,三兄弟是熟练的躲开:“爹,是你让咱说的,说完你又生气,咱以后不说了。”
“呵,你爷爷凭啥打咱啊?咱可是听他祖训奉天靖难,这皇位也是你爷爷洪武三十五年亲自传给咱的。”
朱高煦诽谤不已,小声嘀咕:“这话骗骗后人也就得了,按后人这连秦法都能找出个一二三来,搞不好连后人都没骗到,还洪武三十五年传给你,咋的?爷爷借尸还魂呢?”
朱高煦埋着头小声嘀咕,感觉到好像有两只手拉自己,大骂道“老大,老三,拉咱干啥,咱说的不是实话吗?”
一抬头看见老爹那张大脸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也是眼疾手快一把大胖推到前面,大声说道:“爹,你让咱说的,咱说的可都是实话,再说了,长兄如父,咱没说好那是大哥没教好,你要打就打大哥,大哥人胖抗揍。”
一顿鸡飞狗跳,汉王爷也是成功的被朱棣放倒在地,大胖左手拉住老爹大喊不要打了,右手却不停的递着鸡毛掸子、棍子、青花瓷瓶。
朱高煦:老大,你要让爹打死咱?
大胖:是你让爹打我的,我可是听从圣人的以直报怨,我没亲自动手已经很好了。
隶书相比小篆更加简易,更加易于书写,渐渐受到了全国追捧,反而成为了全国百姓的通用文字。
小篆作为秦朝官方标准文字,皇帝写诏书,国家文件都用小篆书写。
非官方文件基本都用隶书抄写,形成了两套并行而又互不干涉的双轨制系统。
而随着秦始皇修改字体统一字体,由此还衍生了书籍的第一次革新。
我们都知道先秦时期文字都是刻在竹简上,之前的文字繁杂刻录不易,所以追求的都是言简意赅,一个字能表达的绝对不用两个字。
而统一与简化的文字不仅仅解决了日常交流等文化层面之上,帮助秦国完成了同化六国的第一步。
还衍生出了一项影响千年的制度:官僚制度。
官僚这个词如今代表的含义不是太好。
但整个官僚制度及官僚系统是中国古代政治上最重要的几项发明之一。
文字统一,相当于把整个官僚系统的地基夯实了。
统一的文字,顶层的政策可以直接传达到社会的底层,底层财税可以源源不断输送中央,动员能力相比之前有巨大的提升,一个散装的华夏正在慢慢的凝聚成一个整体。
而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是认识到嬴政这个政策的高瞻远瞩,历朝历代对于民间是严厉禁止篡改文字的,字典由官方出版。
通行文字必须以官方标准字体书写,违反者最严重可以判流放、死刑。
我们今天所用简体字,很多都可以在古代书法纸帖之内找到,就是因为名家在书写时候为了方便或者意境,进行自己的删改,而如果不严加禁止,民间各地都会有自己的简化字通用本地,而习惯了本地简化字去了外地反而看不懂了。
任由其自由删改简化,用不了五十年,又会出现一个马有个七八种写法,各种写法之间还毫无规律。
各地方言不同,现在文字也不一样,那官方政策就无法准确传达到各地。两个地方的文化和沟通就有严重的障碍。
而书同文政策的实行——不仅仅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
如果把这份功劳分成一百份,始皇应该独占一半。
为什么?
因为并不是离了李斯和程邈就造不出新字通行天下,区别就是到底比他们造的更好还是更差。
而只有始皇一人才能大力推行这一政策,以自己无上威望去推动这一政策的实行。
不信你换扶苏在这个位置来试试?
李斯创造小篆,儒家绝对会说李斯的小篆失去了华夏文字之韵美然后自己献上一份,军功贵族也会内部选出一人来打擂台,甚至于宗室子弟都会想方设法搞一套字体出来。
为什么?
这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通行文字形体的问题了,已经涉及到朝堂派系权利的争斗。
李斯肯定不可能是天降圣人吧,一个人闭门在家就把字造出来了,肯定要有人从旁协助吧。
定好之后论功行赏,李斯这一派系是不是独占最大好处,属于这一派系的人是不是都会升官?
之后他们会不会提拔也是以自己派系为主要对象?
权利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消失只会转移。日积月累之下儒家、军功贵族、宗室的权利是不是就减少了?
扶苏能压得住吗?即便一言而决采用了某一系,那另外几个派系就不会下绊子了吗?起码磨磨洋工是没问题的吧?
你可不要告诉我学朱元璋不听话就杀?
朱元璋在大明朝堂的威望并不比嬴政在大秦的威望差。
朱元璋和嬴政也是为数不多勤政的君王。
嬴政那时候还是竹简,史记记载每天都要批阅几十石的文件,所以说始皇多半有一双麒麟臂,而始皇还有左右丞相可以帮忙分担政务。
朱元璋表示宰相是啥?这天下都是咱老朱家的,咱自己干。
人家还真就办到了,上到消灭北元残部,下到百姓家丢了头猪,他不仅都管还管理的井井有条。
可朱元璋有这么大的精力,不代表后代都有,朱元璋集相权君权一身,可儿孙办不到,并不是不是都有他那个精力。
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猪晚,工作还不出错,就这,朱元璋还能顺带回后宫找妃子过夜,给朱标生一群小弟弟。
这方面我是真的佩服朱元璋。]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标儿,你没这个精力吗?
咱走了你该不会又把丞相请回来了吧?
所以你的后代被权臣行废立之举,才轮到老四的后代?
或者老四,你的后代和权臣合谋篡位了吧?”
朱标还没来得及解释,朱棣急不可耐的开口道:“不是吧爹?咱也是你亲儿子,为啥到我这不是我造反就是我后代勾结权臣作乱?
咱一没兵权,二没财权,总共就八百护卫还都是您安排的,到了重孙子那辈,可能就剩几十个家丁,除了有点钱啥都没有,权臣总不至于因为我后代给他钱就作乱吧?
咱就在这里当着你和娘说一句,咱后代绝对是合法继位,要是篡位造反,咱就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从秦淮河跳下去,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太宗,你抄我的诗啊!
马皇后也是站起来把朱棣拉到身边,对着朱元璋说到:“好了,重八,哪有这样想自己孩子的,咱觉得四儿和他后代真不像造反的样子,即便造反那也是被逼无奈匡扶大明。
再说了,标儿像是哪种不孝之人?你都把丞相废了,他还能请回来?
你就不能听这后人说完,这后人说一半留一半的,你都没听完急啥。”
“哼,哼,你就宠吧,老四,这是你自己说的,要是你后代造反了,你就给咱从秦淮河跳下去,到时候咱亲自帮你绑块大石头,免得你还浮上来。”
大明北京
“老大,老二,老三,你说这天幕是不是在点咱?
咱这创立这内阁也不算是丞相吧,爹要是泉下有知也该欣慰,咱可都按着皇明祖训做的。”
朱家三兄弟,你推我我推你的谁也不肯先说第一句。
“呦,汉王爷,您这是时候谦虚上了,平时你不到处说你最像咱?来吧,你先说说。”
朱高煦也是浑不怕说就说呗,大不了挨老爷子一顿骂。:“爹,要咱说,爷爷泉下有知欣不欣慰我不知道,不过我觉得要是讲到咱大明,小时候的您绝对死定了。”
朱棣那是顺手一茶杯就扔过来,三兄弟是熟练的躲开:“爹,是你让咱说的,说完你又生气,咱以后不说了。”
“呵,你爷爷凭啥打咱啊?咱可是听他祖训奉天靖难,这皇位也是你爷爷洪武三十五年亲自传给咱的。”
朱高煦诽谤不已,小声嘀咕:“这话骗骗后人也就得了,按后人这连秦法都能找出个一二三来,搞不好连后人都没骗到,还洪武三十五年传给你,咋的?爷爷借尸还魂呢?”
朱高煦埋着头小声嘀咕,感觉到好像有两只手拉自己,大骂道“老大,老三,拉咱干啥,咱说的不是实话吗?”
一抬头看见老爹那张大脸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也是眼疾手快一把大胖推到前面,大声说道:“爹,你让咱说的,咱说的可都是实话,再说了,长兄如父,咱没说好那是大哥没教好,你要打就打大哥,大哥人胖抗揍。”
一顿鸡飞狗跳,汉王爷也是成功的被朱棣放倒在地,大胖左手拉住老爹大喊不要打了,右手却不停的递着鸡毛掸子、棍子、青花瓷瓶。
朱高煦:老大,你要让爹打死咱?
大胖:是你让爹打我的,我可是听从圣人的以直报怨,我没亲自动手已经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