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色的杯盏与石阶亲密接触,浅淡酒香飘散在空中,宫室之内一片寂静。刘彻觉得自己可能是喝醉了,不然为什么会产生幻听
    他顾不得帝王威仪,下意识看向离他最近的卫青,有些艰难地问“她刚刚说什么乱华”
    卫青也被刚刚听到的消息震惊了,听到问话才稍稍回过神来,艰涩道“回陛下,五胡是异族。”
    一句话,铁骨铮铮的汉子竟是气红了眼。
    他不是喝醉了幻听,竟然是真的刘彻心中的不可置信变成了满腔怒火“好,好一个西晋,好一个五胡乱华,好一个司马家”
    他们之前还担心大汉会步西周的后尘,没想到竟然是西晋,此等王朝,简直是华夏的罪人
    咸阳宫。
    嬴政锐利的目光直直刺向水镜,似是想要刺穿那丧权辱国的西晋王朝。
    “五、胡、乱、华。”
    他一字一顿念出令殿中诸人都不可置信的名词,语气里是森冷杀意。
    秦人悍勇,秦军刀锋正利,一身血性的将军们率先按耐不住,怒骂道“异族蛮夷安敢如此欺我华夏”
    蒙毅也满脸愤然“什么狗屁司马,国门都守不住,此种杂碎也敢妄称皇帝简直有辱皇帝威名”
    真正的皇帝应该像他们陛下这样吧
    若是平时忠臣自是不敢如此失仪,但骤然听到消息令所有人震惊,嬴政也没有心思计较这些小事,只森然道“此等国贼,若让朕遇到,朕必杀之”
    他统一六国,又厉兵秣马,欲廓清边境,再造朗朗乾坤,纵王朝更替不可避免,为君者也必须卫国土而定寰宇,不想这后世皇帝与诸王如此不堪,只顾私利征伐,弃国家于不顾,竟令异族叩开国门,这般作态,何以为君何以为人
    三国。
    曹操又惊又怒“自黄巾作乱以来,中原动荡,我等互相征伐,亦不忘抵御外侮,异族莫敢作乱,他司马家摘了我们的桃子还放任异族入侵,我曹家怎么败于这种人之手,可恨可耻”
    刘备握手成拳,重重地捶在案上,声音沉痛“异族入侵,不修礼义专事杀伐,中原危矣,百姓苦矣”
    孙权手中长剑铿然有声“胡人该杀,司马氏该杀”
    曹植想起当年随军所见的萧条之景,似乎可以预见中原大地后来的惨状,他以手覆面,念起当年父亲所作的蒿里行“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五华乱华”几个字在诸时空引起轩然大波,水镜里的楚棠还在继续。
    所谓五胡,主要是北方五个少数民族匈奴、羌、鲜卑、氐、羯。
    水镜上应声出现这五个少数民族的势力分布图,众帝王赶紧让侍臣将地图绘制下来。
    刘彻盯着匈奴两个字双目几欲喷火“匈奴,又是匈奴我大汉自高祖起便受挫于匈奴,几代以来俱是和亲、和亲、和亲,和亲有用吗匈奴后来都敢入侵中原了你们还要阻止朕出兵匈奴吗”
    天子一怒,莫能逼视。这一次没有人再敢说话,平素声音最大的主和派都将头低了下去。“五胡乱华”几个字像针一样扎进他们心里,而图上的匈奴又将那针狠狠往里按了几下,他们害怕自己也会成为司马氏那样的民族罪人。
    这五个少数民族谁也不服谁,天天干架,整出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也就是大家历史书上的五胡十六国,这就是北方的大体态势。
    说回司马家,皇帝被一锅端了,但晋还没完,司马炎有个儿子叫司马睿,苟在江东。有一说一,江东真的很适合苟,看看前面的东吴,苟得最长;还有后面的怂宋,以及我们的老熟人运输大队长。
    北宋。
    赵匡胤眼前一黑“为什么要称怂宋,还有我们大宋的事”
    明朝。
    朱元璋有些好奇“这运输大队长是什么人,也能割据一方”
    中原乱了,皇室贵族开始南渡大逃亡,司马睿依靠南北两方贵族建立东晋政权,中国就此进入南北朝时期。
    这种偏安小朝廷基本都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北方强敌环伺,东晋这边呢,本土派和北方派两边贵族争权夺利,互相看不顺眼,开始就透出衰世气象。
    刘彻气得不会说话了“偏安一隅还想着争权夺利,这帮豪右,一个个都欠去守皇陵”
    陶渊明就是出生在这样一个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偏安王朝。
    陶渊明苦笑一声,灌下一口酒,不再说话,对面的颜延之亦是满面郁悒。
    他和所有有识之士一样,内心深处都希望东晋君臣可以齐心协力,抵御外侮,使南中国不至亡于五胡,甚至可以北归,重建大一统王朝。
    秦始皇点头是这个理。
    但上帝视角的我们都知道,南渡基本是不可能的,从南方打到北方,那是地狱局。当然朱八八是个例外,从南打到北,开局一个碗,通关一个国。
    秦皇汉武俱是一愣,作为帝王,他们当然知道从南打到北的难度。开局一个碗,这个“朱八八”竟然是乞丐出身,最后当上皇帝后世的王朝,这般精彩么
    刘彻想起自己高祖,也是个布衣天子。听楚棠的语气,似乎对这朱八八颇有推崇,想来也是个豪杰,他不禁对这乞丐皇帝产生了一点兴趣。
    李世民震惊之后忍不住笑了“怎么有皇帝叫这么个名”
    朱元璋听水镜夸他不由得高兴起来“那是,司马家那群败家子岂可与咱相比
    “等等,她刚叫咱什么朱八八”
    可毕竟只有一个朱八八,后面的南宋、南明,没有一个北伐成功的。
    刚刚还在高兴的朱元璋笑容僵在脸上“南南明”
    从听到怂宋开始就胆战心惊的赵匡胤只觉眼前一片发黑“南宋我大宋后来也被异族逼得南渡了”
    赵光义一把扶住他,假意安慰道“皇兄勿急,切记保重身体,想是后世子孙不争气,看来立太子一事不可马虎啊”
    赵匡胤按住他的手臂又痛又怒“这帮孽子孽孙,敢坏祖宗基业,气煞我”
    历史过于触目惊心,所以当年日本侵华,华北告急,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许多教授几有亡国之感,比如陈寅恪教授到云南后就写过这么几句诗“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黄河难塞黄金尽,日暮人间几万程。”他仍想念北方故土,北归却渺茫以致无期。
    本来以为五胡乱华就已经够离谱了,没想到后面还发生了那么多次南渡嬴政的眼睛一下子犀利起来“日本又是什么国家,竟然入侵华夏”
    刘彻大手一挥“拿舆图过来”
    一个从来没听过的国家竟敢如此猖狂,端的是欺他华夏无人
    秦皇汉武还要想想日本是哪里,后面的李世民武则天等人则是根本不用想,目光透过层层虚空锁定东瀛小国,眼中杀意毕现。
    后世中华,怎的如此多灾多难,连一个弹丸小国都可随意欺辱
    后来小日本投降,三校北归,当时的教授冯友兰还写了一篇纪念碑文,里面有几句写得非常好。
    水镜里出现一面石碑并一段文字,陶渊明仰头,眯着眼仔细辨认“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
    颜延之接了下去,语气轻颤“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
    南宋,辛弃疾双目含泪地开口“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
    明末,秣陵。
    屈大均形容枯槁,停在钟山之畔,听水镜里再一次说起南明故国,他垂眸,声声泣血“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我们是第四次南渡,却可以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成功北归,这是无数先辈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是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的结果。
    她的语气尽是骄傲与自豪,诸天万朝因为窥见后世惨烈历史的一角而有些沉闷的心也被唤醒似的,轻松了几分。
    秦皇汉武等人在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还好,天不绝华夏。
    说到这些就扯远啦,总之大家读诗要多注意联系时代背景。
    说回陶渊明。虽然我们心里觉得晋怎么屑怎么屑,但生活在晋朝的人其实不太会怀念你魏蜀吴,陶渊明对晋室还是非常有归属感的。前面讲过,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大司马,平定过叛乱的,陶渊明很崇敬这个曾祖。
    另一方面,从陶渊明的诗文来看,他年少时还是以儒家作为自己的终生之志的。我们简单摘录几句。
    颜延之抬头,二人多年好友,他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对他的诗作多有拜读,所以对这些诗句很熟悉。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兄长心中自有猛志,惜不逢时也。”
    陶渊明笑了笑“老了,不及当年了。”
    少年意气,读遍经史,国家危难,七尺男儿,岂能无有匡复之志呢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沈德潜念着水镜中的诗句频频点头,“汉人以下,宋儒之前,可以称得上圣人弟子的,只有陶公”
    陶渊明最初确乎是有兼济之志的,所以他后来几次入仕,实际应该是有自己的政治考量。第一次辞官归隐之后,其实又有一个人来找他做官,这个人叫王凝之,眼不眼熟不眼熟没关系,我一说大家就眼熟了。
    插入书签

章节目录


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春山有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山有信并收藏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