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混账话!”
    “是说的?”
    学生认真道:“是杜预,杜解元说的。他刚刚诗成镇国,告诫我等学子,一个好男儿适逢乱世,应该如何建功立业?”
    老夫子额头青筋暴起,怒道:“这都是歪理邪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你们一群读书人,上什么战场?是唯恐自己死的不够快吗?上战场,乃是赳赳武夫之事,要送死,让他杜预去死!”
    学生还未回答,却只听得杜预的声音,遥远缥缈传来:“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器焰嚣张、满嘴圣人的老夫子,轰然呆滞,长大嘴巴,却说不出一个字来。
    课堂上,顿时大乱。
    学生们,各个兴奋。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一个小学童不明所以,问那带头学长:“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学长血脉贲张,热血沸腾,虚空擘画,眼神炯炯道:“请你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一看,又有哪一个书生曾被封为万户侯?
    学生们,豁然站起,眼神炽/热。
    不光此地、此学堂,整个大唐,八十一个州郡上空,都在久久回荡着杜预慨慷激昂的反问: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是书生出身?
    乱了。
    大唐的学政系统,彻底乱了。
    金陵,大唐临时国子监。
    监生、贡生们,正在上课。
    今日,乃是一代大儒、名士朱旭讲授【周礼】。
    朱旭摇头晃脑、引经据典
    、滔滔不绝,讲授着周礼:“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半部周礼,可治天下。”
    “只要你们研究【周礼】,引经据典、仔细研修、圣人之道,必能将来成就一代名士,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朱旭正在吐沫星子乱飞,讲得起劲,突然听到空中传来杜预的诗词:“男儿何不带吴钩?”
    他拍案而起,气得发抖:“缪论!此子谬论也!”
    “打仗,乃是无脑武夫才做的事,是我等高贵的读书人干的事吗?”
    “半部圣言,可治天下!”
    “我等读书人,只要悉心研读圣人之言,便不愁飞黄腾达,高/官厚禄。何必要去拎着脑袋,冒险打仗?”
    谁知,杜预接下来两句诗,贡生、监生们骚动起来。
    一个贡生突然站起,将书本【礼记】郑重其事,还给了朱旭,就头也不回往外走。
    朱旭愕然:“你去哪?”
    贡生蓦然回头,大笑道:“杜解元说的清楚——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太宗凌烟阁,二十八功臣像中,可有一位是书生像?凭着您说的半部周礼,封侯拜相的吗?”
    他大袖一挥,仰天而笑而去:“我要效仿杜案首,投笔从戎,男儿吴钩,奔赴前线,杀敌报国,收取关山五十州去了!”
    朱旭大怒,正要发作,却看到又一个平素很喜欢、很有天赋的贡生长身而起,深深作揖:“拜别恩师,学生也要奔赴
    关山,协助杜解元建功立业。若得侥幸不死,再来门下学习。”
    这贡生从容而去。
    又一个才华横溢、少年得志的茂才,慨然而起:““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适逢乱世,当效杜解元、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他也投笔放书,从容而去。
    国子监,一片大乱。
    贡生、监生们纷纷仿效,慷慨而起。
    “寻章摘句老夫子,宁如封侯大丈夫?”
    “我等想要安心学习,一展宏图,但如今天下战乱频仍,战火遍地,哪有一方净土、一张书桌能容我等安心治学?不如响应杜解元号召,打跑了蛮夷入侵者,百战归来再读书。”
    “大丈夫七尺之躯,岂能坐困书城、老于笔砚之间?”
    “哪怕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也算不负我平生之志!”
    “同学们,我们一起过黄河、赴关山、投杜预,收取关山五十州吧!”
    “好!”
    平素大唐最高学府,堂堂国子监,那是大唐读书人心中的圣地,哪怕身不能至,也心向往之。
    但如今,在杜预这首诗,特别是那句杀伤力十足的“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激励、鼓动下,眨眼间,已然人去楼空,走的七七八八,纷纷去奔赴关山、投效杜预,剩下继续读书者,不过十之一二,还在犹豫不决。
    朱旭老夫子,眼前一黑,气得当场就口吐白沫,倒地不省人事。
    “杜预,我xxx···”
    连大唐
    最高学府国子监,都如此人去楼空,被杜预激励地投笔从戎,其他各处府学、县学、学宫、学院情况,可想而知。
    大唐年轻人的志向,从之前“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过往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被杜预这首慷慨激昂、煽动力十足的诗,激励的热血沸腾、血脉贲张,奔赴前线去了。
    战诗,镇国。
    大唐全国,士农工商,学界士人,深深受到激励,也随之展开一场狂风暴雨般的投军热潮。
    学生纷纷放下书本,三五成群,相约前往前线效力,朔气传金柝、关山度若飞,嘴里还念诵着:“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游侠浪人,也在酒楼瓦肆中慷慨悲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酒后,纷纷鲜衣怒马,骑马旋风般奔赴河北前线。
    连过去反对丈夫、儿子出征的老妪、妻子,也转变/态度,在家中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岂能老于泉下?死于卧榻之上?若你一心要建功立业,我等当全力相助。”
    原本承平日久、积贫积弱、武德羸弱,受安史之乱重创的大唐,从上到下,掀起了一股参军报国、建功立业的狂热。
    太后正在看着林如海拟旨,审查将杜预入阁的旨意,却听到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战诗,凝望河北,沉默许久,嘴角微翘。
    玉真公主旋风般冲进来,兴奋道:“母后,杜预又作诗了。整个金陵
    都沸腾了,那些学子们都无心学习,士族、寒门子弟,无分出身,都在各家嚷嚷着,要去前线,投效国家,扫平关山五十州呢。”
    范相脸色难看,冷
    哼道:“收取关山五十州?他杜预以为,军国大事闹呢?关山五十州要是那么好收复,朝廷为何至今还没有收回来?”
    武亲王李泌冷冷道:“他还用了一个【取】字,仿佛关山河北,乃他杜预囊中之物,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探囊取物,此人狂生也,只怕会损兵折将。太后不可当真。”
    玉真公主娇/嗔道:“母后,杜预说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似有怨言啊?”
    “这是在埋怨朝廷,他在前线建功立业,却不给封赏啊?”
    太后却噗嗤一笑:“若真能替朝廷收复关山五十州,封侯又算什么?”
    她丝毫没有听进去李泌、范相的抱怨、中伤,拿起御笔,在旨上添了几个字。
    “加封杜预为【书生万户侯】。食邑万户,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啊?”
    李泌、范相瞬间眼红了!
    这可是万户侯啊。
    大唐,与圣元十国相差不大,爵位设置以王、公、侯、伯、子、男等沿袭。
    其中,王必须姓李,乃是李唐皇室的特权,还必须是皇族近/亲、龙统高贵才能担任。
    公,也是极其难得,整个大唐才有八个国公爷,被称为【八柱国】,其中就包括贾玉所在贾家的荣国公、宁国公二府。
    贾玉之所以
    那么牛气冲天、贾府之所以盛气凌人,说到底还不是依仗国公爷的身份?
    而公之稀缺,说白了,唯有开国元勋,才有资格被封为国公爵位。大唐建立之后,再无人封公。
    而这次太后,竟然一口气给杜预封侯!
    侯,已是高级贵族,乃是读书人能得到的顶级爵位。
    爵位与职位不同,职位乃是流水官,虽然手握实权,但铁打营盘流水兵,朝廷一道旨意,说换人就换人。
    但爵位却可以荫蒙、沿袭,传之后世。
    何况,太后还在旨意上,特别说明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那就是给杜预世世代代铁饭碗,不,金饭碗啊。
    妒忌,让范相面目全非。
    可怜范相身居高位,为大唐也算呕心沥血、兢兢业业,奋斗一生,如今才不过是区区的伯爵啊。
    打工打了一辈子,才奋斗到伯爵,而杜预连正经进士都没考呢,就已经一跃成为了侯爵?
    这让老打工人范相,心中怎么平衡?
    他想要反对,但看到太后严厉如刀的眼神,又很识趣闭嘴了。
    谁让如今杜预,如日中天,手握重兵,更是朝廷收复河北、失地,承载大唐全村希望呢?
    他封侯,很过分吗?
    太后满意看着旨意,嘴角微翘:“八百里加急,不,用圣笺直送前线,去吧。”
    玉真公主欢天喜地,笑得美眸弯弯:“杜预知道这消息,一定会对朝廷更加忠心耿耿、浴血奋战的。关山五十州,收复在望。”
    太后却
    瞥了女儿一眼,淡淡道:“我只怕,某人不是欢喜朝廷收复关山五十州,而是心仪之人被封侯,地位提高了,与自己身份接近,将来下嫁有望吧?”

章节目录


至圣先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泡泡泡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泡泡泡并收藏至圣先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