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姐弟感情深厚
魏贵妃身边的大宫女莫念已经等候多时了,见到宋九来了,一脸恭敬的行了一礼。
只是莫念并没有第一时间将她们带入主殿,而是将两人往花厅带,宋九有些疑惑,“莫非前殿还有其他人在?”
莫念是宋九一手提携的,自然对她恭敬,倒也不瞒着,点了头,还说出了来人正是郑御史的儿媳妇曹氏。
宋九一听曹氏在凤栖宫,嘴角微微一扬,这就有意思了,郑家才闹出和离的丑闻,曹氏居然有心情找来凤栖宫。
正说着呢,莫想过来请人了,许是魏贵妃改变了主意,由得宋九两人见到曹氏。
待宋九和蓉姐儿来到主殿外时,殿里,魏贵妃与曹氏正在探讨上香的日子选在哪日才是黄道吉日。
宋九进来了,魏贵妃立即朝她招手叫她过去,魏贵妃显然今日心情不错,上来就问宋九要不要跟她们一起去大福寺上香?
魏贵妃没确定好要不要去,此刻看着宋九带着些许期盼,瞧着意思她若是不去,魏贵妃大概也是不会去了。
而在那桌几上,一张贵女的生辰八字批注露了出来,宋九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只见上头备注着顾彩芬三个字,而八字批注上,是国师亲笔所写:“衣食天注定,人合家亦顺,贤妻夫祸少,镇宅有功名。”
没有精彩的批注,却是宜室宜家的好八字,宋九大概知道魏贵妃为何会受曹氏鼓动去大福寺上香了,因为大福寺里住着顾家母女在清修。
至于曹氏为何要在今日入宫,再鼓动着魏贵妃出京城,恐怕上香是假的,为着自己逃离京都才是真的。
宋九掀眸看向曹氏,曹氏面色虽然平静,内心却是有些焦急,心头暗忖:“若这一次不成,恐怕我与女儿难以逃出京城,所以大福寺一行,定要成事才好。”
魏贵妃见宋九许久未答,耐着性子又问了一声:“贤王妃可愿意随本宫去大福寺上香?”
曹氏尖着耳朵,目光眨也不眨的盯着宋九,似乎她能不能出京城,全在宋九的一句话之间。
宋九收回目光,垂下眼帘,笑着接了话,的确是许久不曾去大福寺上香了,是得去一趟呢。
魏贵妃的目光从顾彩芬的八字批注上收回,心情大好,于是就定下了,按着曹氏的说辞,两日后是个好日子,那日的天气也是阳光明媚,正适合出行。
宋九明显的感觉到曹氏吁了口气。
这一顿饭,宋九不愿与曹氏同桌而食,并借口兰芳斋有事,先一步向魏贵妃告辞。
回去的马车上,一直沉默未语的宋九终于开了口:“蓉姐儿,我有一件事得安排你去做。”
这孩子果真聪明,宋九想到的,蓉姐儿也想到了。
宋九提到公婆买的城北的那块地,她前不久跟婆母聊天有提到过这块地,公婆想在那儿建院子,再开春后开始种植果木树,所以眼下院子还没有建成,但是公婆时常过去监工,那儿有处小屋先住着。
宋九一提到城北的地,蓉姐儿便点了头,并在桌上写下:“三婶,我回府后立即去见阿奶,这几日天冷,恐怕会下雨,可以暂时停工,等过完年再修建院子也不迟。”
宋九点头,这孩子深知她意。
两人回到了贤王府,蓉姐儿果然直接去了东院。
宋九有个计划,而这个计划才生出想法,蓉姐儿便知道了她的意思,等到去大福寺上香的那日,宋九会盯紧曹氏,只待出了京城后,曹氏母女想办法离开,她就顺势将母女二人带走。
曹氏所行之恶事,绝不可能就此作罢。
只是在这桩事之前,宋九心头还有一桩郁闷的事,那就是魏贵妃带她去大福寺上香的用意,正是去见顾家母女。
至于蓉姐儿提及的顾谨言已经回京城的消息,明日去食肆见宋六,定能知道细节。
宋九心头存着事,得知双胞胎两孩子都从国子监回来了,宋九这就去了小团子的院里。
小团子果然没有像弟弟那样去校练场,而是在屋里练字,许是太过认真了,宋九过来时,小团子竟然没有察觉。
宋九看着桌案上一手笔走龙蛇的好字,很是震撼,然而仔细一看,察觉小团子努力练字竟然是在练笔力,而纸上的字体怎么与小圆子的字一模一样。
宋九的目光落在女儿手腕上的铁砣上,这铁砣怕得有五六斤重了,双腕上都有一个,挂着如此重的铁蛇写字,手中的笔笔尖还如此沉稳有力,当真不可思议。
小团子听到声音抬起头来,见是母亲,面色有些惊慌,想要将桌上练的字捂住却已是来不及。
宋九握住孩子的手,拿走孩子手上的笔,一脸沉重的说道:“自打你得了寒症回京城后,你就变了。”
“你学弟弟走路,学弟弟的行为举止,如今更是学弟弟的一手好字,你日夜苦练,娘知道你心头是怎么想的,只是你也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姑娘家,岂能如此辛苦?”
原来母亲什么都知道,小团子还以为瞒得好,她由着母亲解开双腕上的重砣,由着母亲替自己的双腕擦上药膏。
“娘,我不悔,我今日所受之苦,来日定能帮到弟弟。”
小团子一脸坚定的看着宋九,“娘,我和弟弟是双胞胎姐弟,天生便拥有着同样的长相,如此也算是老天爷给了我们彼此一个保障。”
“其实在我每日偷学弟弟的同时,我也见弟弟在偷偷地模仿我,所以我平时在国子监,我向来是端庄得体的大小姐,我话不多,是不想弟弟学得辛苦。”
“所以我们姐弟二人都在成就着对方,却默默地将这一切都藏在心底,娘亲不会怪我们么?”
宋九哪会怪两个孩子呢,他们能变成今天这样,也正是当初回京路上所受到的遭遇,使得两孩子有了危机感,更是因此而伤了小团子的身子,一辈子都将不会有子嗣。
说到这些往事,宋九心疼他们还来不及,从小到大,两孩子因为出身的不凡,处处受人刁难,到了京都才总算过上安稳日子。
宋九叹了口气,摸了摸女儿手上因练字起的茧子,叹道:“所以你右手字写得工整,是不想你弟弟学得辛苦,可是如此。”
小团子点头。
只是莫念并没有第一时间将她们带入主殿,而是将两人往花厅带,宋九有些疑惑,“莫非前殿还有其他人在?”
莫念是宋九一手提携的,自然对她恭敬,倒也不瞒着,点了头,还说出了来人正是郑御史的儿媳妇曹氏。
宋九一听曹氏在凤栖宫,嘴角微微一扬,这就有意思了,郑家才闹出和离的丑闻,曹氏居然有心情找来凤栖宫。
正说着呢,莫想过来请人了,许是魏贵妃改变了主意,由得宋九两人见到曹氏。
待宋九和蓉姐儿来到主殿外时,殿里,魏贵妃与曹氏正在探讨上香的日子选在哪日才是黄道吉日。
宋九进来了,魏贵妃立即朝她招手叫她过去,魏贵妃显然今日心情不错,上来就问宋九要不要跟她们一起去大福寺上香?
魏贵妃没确定好要不要去,此刻看着宋九带着些许期盼,瞧着意思她若是不去,魏贵妃大概也是不会去了。
而在那桌几上,一张贵女的生辰八字批注露了出来,宋九不动声色的看了一眼,只见上头备注着顾彩芬三个字,而八字批注上,是国师亲笔所写:“衣食天注定,人合家亦顺,贤妻夫祸少,镇宅有功名。”
没有精彩的批注,却是宜室宜家的好八字,宋九大概知道魏贵妃为何会受曹氏鼓动去大福寺上香了,因为大福寺里住着顾家母女在清修。
至于曹氏为何要在今日入宫,再鼓动着魏贵妃出京城,恐怕上香是假的,为着自己逃离京都才是真的。
宋九掀眸看向曹氏,曹氏面色虽然平静,内心却是有些焦急,心头暗忖:“若这一次不成,恐怕我与女儿难以逃出京城,所以大福寺一行,定要成事才好。”
魏贵妃见宋九许久未答,耐着性子又问了一声:“贤王妃可愿意随本宫去大福寺上香?”
曹氏尖着耳朵,目光眨也不眨的盯着宋九,似乎她能不能出京城,全在宋九的一句话之间。
宋九收回目光,垂下眼帘,笑着接了话,的确是许久不曾去大福寺上香了,是得去一趟呢。
魏贵妃的目光从顾彩芬的八字批注上收回,心情大好,于是就定下了,按着曹氏的说辞,两日后是个好日子,那日的天气也是阳光明媚,正适合出行。
宋九明显的感觉到曹氏吁了口气。
这一顿饭,宋九不愿与曹氏同桌而食,并借口兰芳斋有事,先一步向魏贵妃告辞。
回去的马车上,一直沉默未语的宋九终于开了口:“蓉姐儿,我有一件事得安排你去做。”
这孩子果真聪明,宋九想到的,蓉姐儿也想到了。
宋九提到公婆买的城北的那块地,她前不久跟婆母聊天有提到过这块地,公婆想在那儿建院子,再开春后开始种植果木树,所以眼下院子还没有建成,但是公婆时常过去监工,那儿有处小屋先住着。
宋九一提到城北的地,蓉姐儿便点了头,并在桌上写下:“三婶,我回府后立即去见阿奶,这几日天冷,恐怕会下雨,可以暂时停工,等过完年再修建院子也不迟。”
宋九点头,这孩子深知她意。
两人回到了贤王府,蓉姐儿果然直接去了东院。
宋九有个计划,而这个计划才生出想法,蓉姐儿便知道了她的意思,等到去大福寺上香的那日,宋九会盯紧曹氏,只待出了京城后,曹氏母女想办法离开,她就顺势将母女二人带走。
曹氏所行之恶事,绝不可能就此作罢。
只是在这桩事之前,宋九心头还有一桩郁闷的事,那就是魏贵妃带她去大福寺上香的用意,正是去见顾家母女。
至于蓉姐儿提及的顾谨言已经回京城的消息,明日去食肆见宋六,定能知道细节。
宋九心头存着事,得知双胞胎两孩子都从国子监回来了,宋九这就去了小团子的院里。
小团子果然没有像弟弟那样去校练场,而是在屋里练字,许是太过认真了,宋九过来时,小团子竟然没有察觉。
宋九看着桌案上一手笔走龙蛇的好字,很是震撼,然而仔细一看,察觉小团子努力练字竟然是在练笔力,而纸上的字体怎么与小圆子的字一模一样。
宋九的目光落在女儿手腕上的铁砣上,这铁砣怕得有五六斤重了,双腕上都有一个,挂着如此重的铁蛇写字,手中的笔笔尖还如此沉稳有力,当真不可思议。
小团子听到声音抬起头来,见是母亲,面色有些惊慌,想要将桌上练的字捂住却已是来不及。
宋九握住孩子的手,拿走孩子手上的笔,一脸沉重的说道:“自打你得了寒症回京城后,你就变了。”
“你学弟弟走路,学弟弟的行为举止,如今更是学弟弟的一手好字,你日夜苦练,娘知道你心头是怎么想的,只是你也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姑娘家,岂能如此辛苦?”
原来母亲什么都知道,小团子还以为瞒得好,她由着母亲解开双腕上的重砣,由着母亲替自己的双腕擦上药膏。
“娘,我不悔,我今日所受之苦,来日定能帮到弟弟。”
小团子一脸坚定的看着宋九,“娘,我和弟弟是双胞胎姐弟,天生便拥有着同样的长相,如此也算是老天爷给了我们彼此一个保障。”
“其实在我每日偷学弟弟的同时,我也见弟弟在偷偷地模仿我,所以我平时在国子监,我向来是端庄得体的大小姐,我话不多,是不想弟弟学得辛苦。”
“所以我们姐弟二人都在成就着对方,却默默地将这一切都藏在心底,娘亲不会怪我们么?”
宋九哪会怪两个孩子呢,他们能变成今天这样,也正是当初回京路上所受到的遭遇,使得两孩子有了危机感,更是因此而伤了小团子的身子,一辈子都将不会有子嗣。
说到这些往事,宋九心疼他们还来不及,从小到大,两孩子因为出身的不凡,处处受人刁难,到了京都才总算过上安稳日子。
宋九叹了口气,摸了摸女儿手上因练字起的茧子,叹道:“所以你右手字写得工整,是不想你弟弟学得辛苦,可是如此。”
小团子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