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一心只为三房的任婆子
只有坐在皇上身边的魏贵妃,却是听出了意味,她立即看向皇上,明显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皇上这是要在中秋宴上立太子么?
“孩子,你先去读书吧,平素也该以学业为重,凤栖宫不必常来。”
很快有太监送小圆子去学堂,以后不用来凤栖宫,小圆子更是松了口气,他的母亲永远只有一个,那便是生他养他疼他的母亲宋氏。
小圆子一走,魏贵妃立即屏退了殿里的下人。
荣晏也知道有些事情是要跟魏氏好好说一说了。
待殿里只有两人时,荣晏温柔的看向枕边妻,“朕已经派人修建了陵墓,那是我们百年之后合葬之地,朕会走在你前头,但一定会安排好你在宫里的生活,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至于皇后之位,咱们这么多年了,也不必受这名份的拘束,我荣晏一生,内心里只有你魏氏一人,至死不渝。”
“外头都传过继明阳一事,朕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不仅辈份上差了,朕与弟弟的兄弟情,也不容许这样。”
“晋王为朕四处奔波,燕国有事,晋王必冲前头,在娩娘你还没有入宫时,弟弟为了朕可以不顾生命,还曾为朕受过重伤,而今朕年纪大了,不少事情还得弟弟来操心。”
“明阳这孩子朕知道你挺满意的,他也是个知大义的好孩子,只要娩娘你忠心待他,将来他即使即位,也会尊重你,爱护你,不会让你在朕百年之后而无所依。”
“不仅如此,朕也会交代好晋王,还有宋氏和任家人,他们都会护着你,敬着你。”
魏贵妃听了这番话,整个人都蔫了,她背靠在太师椅中,心头无比悲凉,皇上这番话那就是这么定了,她即使是个宠妃,也无法左右皇上的想法。
至于以后的事,谁知道呢。
“朕决定中秋宴上立明阳为太子,到时候宴请满朝文武,中秋宴还得娩娘多费心思,这是朕的意思,御史台也左右不了朕。”
魏贵妃半晌没有接话,荣晏紧紧地握住她有些凉意的手,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响起,魏贵妃连忙看向皇上。
荣晏松开魏氏的手,立即背过身去,从怀里拿出手帕,强忍着咳了几声,手帕收起的时候,魏贵妃的眼角余光看到了手帕上沾染的血迹,她怔住了。
“朕还有政务未处理,娩娘莫多想,好生休息。”
荣晏起身便走,待出了凤栖宫,身子一晃,差点儿一头栽倒了下去。
身边唐公公连忙上前扶着他,荣晏借着唐公公的手劲站稳了,这就说道:“把韩先生叫入御书房。”
下人连忙去叫了。
魏氏站在宫门外看着皇上远去的背影,眼眶里有了泪水,她竟是不知皇上已经病成了这样。
魏氏暗中叫来了太医署的人问话,没想太医署的人根本没有给皇上诊治过病情,自打韩稷入宫以后,皇上便不让其他御医诊治了,皆由韩稷负责诊脉起居。
魏氏得知情况后,脸色十分难看,所以皇上病得这么重,竟然瞒过了所有人,难怪他会修建陵墓,会替她安排好后头的事,他知道自己陪伴不了她多久了。
这么多年了,魏氏对皇上是有感情的,初始见着皇上,是有目的,她不想做舞姬,她也想做个人上人,这么多年的陪伴和宠爱,魏氏慢慢地爱上了他,享受着他对自己的独宠。
可是一想到以后没了这份独宠,魏氏犹如天要塌了下来,一时间做什么皇后,争什么权力,似乎都不重要了,心头只有无尽的悲伤。
***
宫里设中秋宴,皇上下了旨意,更是给城西宅子的任家人送来了不少好衣料,尤其是宋九夫妻二人,不只有进贡的好衣料,还有尚衣局做的衣裳。
做为皇室的儿媳妇,宋九的穿着与任家人是不一样的。
在收到皇上赐下的进贡料子时,任婆子便有些坐立难安了,她匆匆赶来主院,见到宋九,立即说道:“三媳妇觉得这是什么意思?”
宋九不紧不慢地将任婆子拉着坐下,不慌不忙的说道:“我想大概是要立太子了。”
此刻任婆子也看到了宫里给宋九夫妻二人的衣裳,正好挂在屋里,那尚衣局出来的衣裳,做工刺绣皆是一流,华贵优美又合身,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定是早早定下了。
做这样华美的宫服,没得十天半月赶不出来。
任婆子信了三媳妇的话,这也正是任婆子最忧心的地方。
“若是如此,那是不是魏贵妃也在这一日成为皇后,那会不会过继咱们家小圆子?”
宋九没接话,她也担忧,但是家里人都指着她来解惑,她若是没了主意,一家人都没了主意。
即使是贵女出身的婆母,宋九也看了出来,自打进了京城,婆母也开始忐忑不安了,再也没了以前的冷静。
也是,京城里有太多事情不可控,也分不出对与错。
宋九安慰着任婆子,“娘,车到山前必有路,到了中秋宴,便一切都知晓了,一切未曾发生的事,便不要去想。”
任婆子看着老三媳妇,竟是眼眶都红了,“要是他们抢走了小圆子,我这诰命也不要了,拼了老命也要闹一场。”
叫一个贵女千金学泼妇的样子,为着小圆子拼命,宋九心头感动,婆母可是优雅了一辈子,即使是在乡下,都不跟村里那些妇人泼辣的人,到了京城这满地权贵的富贵之地,却做到了这地步来。
“娘,若真是这样,我会先去闹的,我已经给父王写了信,父王定会早些回来,小团子的案子没有查清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孩子们平安就好。”
任婆子叹了口气,老三媳妇是主心骨,她总能将事情安排好。
任家人要入宫吃席,任家大房二房倒是忐忑中带着些激动,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发生了。
赐下来的进贡料子,是外头买都买不到的上等好衣料,大嫂沈秋梅和二嫂杨冬花,本能自己做衣裳的,这一下生怕把料子做坏了,便跟任婆子建议,请了裁缝过来。
由绣楼来做,不仅赶工快,还做得好看。
皇上这是要在中秋宴上立太子么?
“孩子,你先去读书吧,平素也该以学业为重,凤栖宫不必常来。”
很快有太监送小圆子去学堂,以后不用来凤栖宫,小圆子更是松了口气,他的母亲永远只有一个,那便是生他养他疼他的母亲宋氏。
小圆子一走,魏贵妃立即屏退了殿里的下人。
荣晏也知道有些事情是要跟魏氏好好说一说了。
待殿里只有两人时,荣晏温柔的看向枕边妻,“朕已经派人修建了陵墓,那是我们百年之后合葬之地,朕会走在你前头,但一定会安排好你在宫里的生活,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至于皇后之位,咱们这么多年了,也不必受这名份的拘束,我荣晏一生,内心里只有你魏氏一人,至死不渝。”
“外头都传过继明阳一事,朕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不仅辈份上差了,朕与弟弟的兄弟情,也不容许这样。”
“晋王为朕四处奔波,燕国有事,晋王必冲前头,在娩娘你还没有入宫时,弟弟为了朕可以不顾生命,还曾为朕受过重伤,而今朕年纪大了,不少事情还得弟弟来操心。”
“明阳这孩子朕知道你挺满意的,他也是个知大义的好孩子,只要娩娘你忠心待他,将来他即使即位,也会尊重你,爱护你,不会让你在朕百年之后而无所依。”
“不仅如此,朕也会交代好晋王,还有宋氏和任家人,他们都会护着你,敬着你。”
魏贵妃听了这番话,整个人都蔫了,她背靠在太师椅中,心头无比悲凉,皇上这番话那就是这么定了,她即使是个宠妃,也无法左右皇上的想法。
至于以后的事,谁知道呢。
“朕决定中秋宴上立明阳为太子,到时候宴请满朝文武,中秋宴还得娩娘多费心思,这是朕的意思,御史台也左右不了朕。”
魏贵妃半晌没有接话,荣晏紧紧地握住她有些凉意的手,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声响起,魏贵妃连忙看向皇上。
荣晏松开魏氏的手,立即背过身去,从怀里拿出手帕,强忍着咳了几声,手帕收起的时候,魏贵妃的眼角余光看到了手帕上沾染的血迹,她怔住了。
“朕还有政务未处理,娩娘莫多想,好生休息。”
荣晏起身便走,待出了凤栖宫,身子一晃,差点儿一头栽倒了下去。
身边唐公公连忙上前扶着他,荣晏借着唐公公的手劲站稳了,这就说道:“把韩先生叫入御书房。”
下人连忙去叫了。
魏氏站在宫门外看着皇上远去的背影,眼眶里有了泪水,她竟是不知皇上已经病成了这样。
魏氏暗中叫来了太医署的人问话,没想太医署的人根本没有给皇上诊治过病情,自打韩稷入宫以后,皇上便不让其他御医诊治了,皆由韩稷负责诊脉起居。
魏氏得知情况后,脸色十分难看,所以皇上病得这么重,竟然瞒过了所有人,难怪他会修建陵墓,会替她安排好后头的事,他知道自己陪伴不了她多久了。
这么多年了,魏氏对皇上是有感情的,初始见着皇上,是有目的,她不想做舞姬,她也想做个人上人,这么多年的陪伴和宠爱,魏氏慢慢地爱上了他,享受着他对自己的独宠。
可是一想到以后没了这份独宠,魏氏犹如天要塌了下来,一时间做什么皇后,争什么权力,似乎都不重要了,心头只有无尽的悲伤。
***
宫里设中秋宴,皇上下了旨意,更是给城西宅子的任家人送来了不少好衣料,尤其是宋九夫妻二人,不只有进贡的好衣料,还有尚衣局做的衣裳。
做为皇室的儿媳妇,宋九的穿着与任家人是不一样的。
在收到皇上赐下的进贡料子时,任婆子便有些坐立难安了,她匆匆赶来主院,见到宋九,立即说道:“三媳妇觉得这是什么意思?”
宋九不紧不慢地将任婆子拉着坐下,不慌不忙的说道:“我想大概是要立太子了。”
此刻任婆子也看到了宫里给宋九夫妻二人的衣裳,正好挂在屋里,那尚衣局出来的衣裳,做工刺绣皆是一流,华贵优美又合身,这可不是一日之功,定是早早定下了。
做这样华美的宫服,没得十天半月赶不出来。
任婆子信了三媳妇的话,这也正是任婆子最忧心的地方。
“若是如此,那是不是魏贵妃也在这一日成为皇后,那会不会过继咱们家小圆子?”
宋九没接话,她也担忧,但是家里人都指着她来解惑,她若是没了主意,一家人都没了主意。
即使是贵女出身的婆母,宋九也看了出来,自打进了京城,婆母也开始忐忑不安了,再也没了以前的冷静。
也是,京城里有太多事情不可控,也分不出对与错。
宋九安慰着任婆子,“娘,车到山前必有路,到了中秋宴,便一切都知晓了,一切未曾发生的事,便不要去想。”
任婆子看着老三媳妇,竟是眼眶都红了,“要是他们抢走了小圆子,我这诰命也不要了,拼了老命也要闹一场。”
叫一个贵女千金学泼妇的样子,为着小圆子拼命,宋九心头感动,婆母可是优雅了一辈子,即使是在乡下,都不跟村里那些妇人泼辣的人,到了京城这满地权贵的富贵之地,却做到了这地步来。
“娘,若真是这样,我会先去闹的,我已经给父王写了信,父王定会早些回来,小团子的案子没有查清已经不重要了,只要孩子们平安就好。”
任婆子叹了口气,老三媳妇是主心骨,她总能将事情安排好。
任家人要入宫吃席,任家大房二房倒是忐忑中带着些激动,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如今发生了。
赐下来的进贡料子,是外头买都买不到的上等好衣料,大嫂沈秋梅和二嫂杨冬花,本能自己做衣裳的,这一下生怕把料子做坏了,便跟任婆子建议,请了裁缝过来。
由绣楼来做,不仅赶工快,还做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