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众人奇怪的是杨家老二杨怀礼以及老五杨怀孝,两人虽是早早身死,可凭两人功绩最起码也该如老三杨怀礼的待遇。
    不过至今杨家没有追封定谥,却是让人奇怪,不过也就是八卦罢了,毕竟不过两位陨落的武人境修士,也不值得众人关注。
    不过这其中却是被儒修杨齐察觉到了端倪,毕竟其乃儒族之人,对礼法的理解自然不是此界修士所能比。
    在此界修士看起来无足轻重的事,在其看来却是大有问题,不过其也没有多问。
    值得一提的是,在杨家大肆勋封的时候,儒修杨齐终于动心,率先娶了杨氏一位嫡女入赘杨家,在杨家之中引入了儒修一脉。
    有了杨齐的带头,以及那场盛大的祭祀典礼,其余域外诸修纷纷心动,暗中与杨氏嫡脉结合,为杨家引入了众多域外血脉,以及诸修的修行之法。
    在此后三百年的天地大变中,除了刚开始域外修士与周天修士较为对立,此后直到星界解.体,其实是一直在互相融合。
    就是此时在此界潜伏的诸多域外修士,说不定已是与本土修士结合,诞下后代。
    杨弘远对此自然不会介意,反而是大力赞成,不说后世,就是星空世界之中,虽然本族之间结合者多,可不同种族之间结合的也不在少数。
    何况在杨弘远看来,域外诸修只是修炼之法不同,论起来大体可以分为人族、妖族两大类,如此杨弘远自然不会介意。
    反而隐隐中有些期待,毕竟引入这些域外修士血脉,诞生的杨氏族人诞生一些天赋神通也说不定。
    正如后世的杨立钊,其身怀天狐血脉,诞生的天赋神通可是不小。
    若说之前域外诸修是因为生存而选择投效杨家,如今却是在慢慢的融入杨家,把自己当作杨家的一份子。
    尤其是诞生下自己的血脉之后,更是在杨家留下了牵挂和羁绊,而杨弘远对于这些混血后辈并未有丝毫轻视,却是让域外诸修彻底佩服,也是放下心来。
    纷纷扰扰的又是过去了数年,转眼就是到了阳历一百七十五年,杨氏上下团结一心,继续潜心发展。
    因为成、怀两辈大规模的离世,如今杨家主事之人已是弘、盛两辈,而这两辈都是有着真人境修士,杨家安稳两百年不成问题。
    自从阳历一百四十年第一次科举后,以杨盛衍、杨兴景为首的盛、兴字两辈,陆续又有新晋真人出现。
    其中除了杨盛衍、杨兴景这两位第一届的科举中露面的,其余几人都被杨弘远派到了镔凉两州,为之后的行动做准备,同时杨家主事之人也是出现大规模变动。
    杨成照身为杨家三代族长以及如今辈分最高之人,一改往日的暴躁狂放之风,变得沉凝稳重,镇压整个杨氏宗族。
    按照杨成照的想法,其已是想将族长之位传给杨怀仁,自己去奉安宫养老。
    还是杨弘远亲自劝说,一来杨怀仁二人目前还要以修炼为主,而来也是让杨成照振作起来,如此其才继续担任族长。
    三官未变,依旧以杨怀仁担任地官,王清凌担任天官,杨弘扬担任人官。
    而下面九堂就有了诸多变动,人官之下,杨弘成担任吏政堂主,被尊称为大冢宰,杨弘则出任户赋堂主,唤作大司徒。
    这两堂虽是位高权重,可几乎涉及杨家日常运转大部分的事务,极为琐碎,可以说对于修炼道途有极大的妨碍。
    杨弘则、杨弘成两兄弟虽然进阶真人境,可论修炼之路远远比不得盛字辈,再则两人又是弘字辈,如此担任两堂堂主最为合适。
    而工造堂依旧由杨盛族主管,这可是涉及杨弘远的后续谋划以及杨家发展的潜力根基,半点马虎不得。
    杨弘远同样为此堂堂主定下称号,唤作大司空。
    而地官之下,杨盛枫这位家族嫡中嫡走马刑法堂,以其的身份地位不需顾及杨家任何人的情面利益,只需秉公执法。
    其如今被尊称为大司寇,可谓风光无限。
    为了加强其底气,已经进阶武人境五重的杨盛道出任刑法堂左堂主,唤作少司寇。
    兵战堂则由杨弘寒上任,其一身冰寒功法,对于杨家开发凉玉山脉却是大有裨益,被称作大司马。
    而礼制堂则由杨弘清主持,乃是西山杨氏最为清贵的一堂,唤作大宗伯。
    天官三堂,百艺堂由杨弘药担任堂主,也得了个大司宗德名头。
    司宗,顾名思义,就是管理众多修仙百艺宗师级人物,口气可谓大的吓人,也是对杨家后辈的期许。
    三名副堂主除了杨盛宝、蓝瑞婷、杨盛炎三人担任,颜弘锋、杨弘远两人同样兼任了此堂的副堂主。
    礼制堂最为清贵,百艺堂则是最为高贵。
    农耕堂则是由新晋真人杨盛宇担任,其一身浑厚的土属性功法,正适合种田,被称为大司农。
    而传道堂由杨盛衍出任堂主,其温和笃厚的性子,正适合传道授业解惑,被唤作大司道。
    而杨家在七县之上新设郡守,郡尉,郡丞,统管七县之地,由杨盛修担任杨氏第一位郡守。
    杨家兴子辈新晋真人杨兴景则担任郡丞,辅助统管七县事宜。
    如此杨家的高层权利直接从成、怀两辈,过渡到弘、盛两辈,并且堂主清一色的都是真人修士,完成了一个台阶的跨越。
    而除了一些较为年轻的怀字辈修士还担任一些职位,包括不少齿序靠前的弘字辈修士都是退出了杨家的权利中心。
    而对于这些人自然也有安排基本都是入了传道、礼制两堂,这些在杨氏年轻子弟眼中的长辈,都是活了百余岁。
    见识阅历都非年轻修士可比,乃是最好的启蒙老师,根据修为不同,下放到各县各镇各村充当教喻。
    如今杨家的科举制度已是日渐成熟,随着各阶弟子的增多,各县镇村都开始向西山传道堂要求增派人手,如今却是一举两得。

章节目录


杨氏仙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临轩逸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临轩逸云并收藏杨氏仙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