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花儿不乐意和顾晓晓分开是惯性,听她谆谆善诱后,默默的点点头,伸出了小手指:“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好,娘跟花儿拉钩。”
第二天一大早,顾晓晓带着花儿和杨大旺去了仙遥路圣光天主教会。她和燕修女协商之后,她很爽快的同意杨大洋在教会中半工半读,平时上课,教堂有需要时帮忙干活。
教堂独有的肃穆祥和气氛,让杨大旺有些拘束,尤其教堂信众以女子居多,他连头都不敢乱抬了。顾晓晓将杨大旺送到了圣光小学中四年级中,他瞧着满屋子都比自己小的男孩儿女孩儿,扯着衣角说:“婶儿,我年纪太大了,坐在教室里不太像话。“
顾晓晓伸手拍了杨大旺的脑门儿,训斥他:“直到这样就该好好学,当初让你进学堂时,怎么不想着像话了。”
杨大旺无奈的坐到了教室里,在一干比他年纪小上许多的孩子们打量的目光中,双腿并拢表情严肃,余光打量着教室内的布置。
这和他在玉清镇念的学堂是大不一样的,老师授课用的是叫粉笔的各种颜色的小圆柱体,同学们年纪虽小,但一个个听讲十分认真,没有人交头接耳,也没逃课。
教授他们算术的女老师十分和气,留着齐耳短发,年纪就比他小婶儿大个几岁,女先生特意走下讲台询问了杨大旺的进度,又出题考了他。
杨大旺脸红的快要滴出红墨水儿来,女先生出的题,他都似曾相识,却一道也不会做,在班上小同窗们的诧异下,他真想挖个地缝跳进去。
女先生人极好,见杨大旺做不出来,柔声安慰:“大旺同学别紧张,不会的地方可以问老师,以后叫我宋老师就好了。”
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到了正式上课时间,宋先生特地让杨大旺上台做了自我介绍。他由于紧张说的磕磕绊绊的,但底下小同窗们仍然热烈鼓掌,让他脸上红晕稍微褪了些。
顾晓晓正式上班第一天,度过的非常顺利,她以前学钢琴不过本着艺不压身的念头,学了几年,在这里派上用场,让她十分感慨。
至于美术课,无论国画还是西洋画,顾晓晓信手拈来,绝无半点滞涩感,她又教的低年级,画的都是一些极简单的风物。
等下完课后,顾晓晓和杨大旺打了声招呼,先到慈幼堂接花儿去了。
她这一天最担心的就是花儿,忧心她是否能习惯慈幼堂的生活。见到花儿时,她正在给洋娃娃打扮穿衣服,和两三个年纪差不多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
花儿胆子小,鲜少和陌生小朋友玩儿的这么愉快,顾晓晓放慢了脚步,轻轻的走到了教室内。
花儿注意到了顾晓晓,将洋娃娃放下,开心的跑了过来,脆生生的叫到:“娘,花儿想你了。”
带孩子的保姆放心手头活走了过来,由衷的夸赞到:“你家的孩子很乖巧,没哭多久就和小朋友玩儿起来了。她很聪明,会给洋娃娃穿衣服,还想用纸给她剪衣裳。”
谁不喜欢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孩子,顾晓晓摸了摸花儿的脑袋,鼓励她:“快说谢谢老师夸奖,和老师再见。”
花儿依样画葫芦,眼神亮晶晶的。
☆、第五二三章 民国苦命童养媳13
花儿在慈幼堂,接触了很多同龄小朋友,在保育的照顾下,学着帮忙照顾更小的孩子,一天比一天开朗,变化让人欣喜。
杨大旺刚开始在学堂里扭扭捏捏,起初几天,每天都要提一提不上学堂的事儿。顾晓晓拿出算术本,亲自辅导他,又撒谎说自己也是每天新学的,他这才跟着学了下去。
十五六岁的少年虽然不如小孩子头脑灵活,但稳住心去学些语文算术,难度还是不大的。再加上顾晓晓悉心点播,杨大旺每日强身健体,脑袋也变得灵光了,学习进程那是一日千里。
顾晓晓没指望杨大旺学出个名堂来,就是不想让他做着睁眼瞎文盲,花儿在慈幼堂里,渐渐显露出心灵手巧的天赋来。
连燕修女都夸花儿是个稳妥聪明的孩子,这让顾晓晓格外高兴。
两个孩子进步的快,有时顾晓晓也怀疑,这不是她用灵气对两人潜移默化滋养的作用。
随着身体变得强健灵巧,顾晓晓买了两把匕首,一把给杨大旺,一把自己带着防身。要不是没门路,顾晓晓其实想买把手枪,这个年头手中有枪才能不慌张。
不到半个月,三人已经融入到仙阳的生活来,顾晓晓还在大宅院热心大婶儿们的帮助下,找了一家做旗袍的老店,接了绣花的活,绣一件衣服能拿五个银元。
这简直是暴利了,全因顾晓晓的刺绣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绣出来的山水和花鸟虫鱼都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她帮工的玉绣阁也跟着名声大噪,许多人指名道姓的让新来的顾娘子绣花。
生意兴隆自然是好事,店主乐的合不拢嘴,但顾晓晓只有一个,这么多活也做不出来。她又出钱,请顾晓晓在休息日时到店里,指点店中师傅们的绣活。
那些刚入门的学徒,只有艳羡的份儿,毕竟她们才摸绣屏,就算顾晓晓手把手的教,他们也不一定能学会。
后世传统民间艺术不断衰落,让顾晓晓深为痛惜,如今有人愿意学又有银元拿,她也不藏私,几乎倾囊传授。
--
“好,娘跟花儿拉钩。”
第二天一大早,顾晓晓带着花儿和杨大旺去了仙遥路圣光天主教会。她和燕修女协商之后,她很爽快的同意杨大洋在教会中半工半读,平时上课,教堂有需要时帮忙干活。
教堂独有的肃穆祥和气氛,让杨大旺有些拘束,尤其教堂信众以女子居多,他连头都不敢乱抬了。顾晓晓将杨大旺送到了圣光小学中四年级中,他瞧着满屋子都比自己小的男孩儿女孩儿,扯着衣角说:“婶儿,我年纪太大了,坐在教室里不太像话。“
顾晓晓伸手拍了杨大旺的脑门儿,训斥他:“直到这样就该好好学,当初让你进学堂时,怎么不想着像话了。”
杨大旺无奈的坐到了教室里,在一干比他年纪小上许多的孩子们打量的目光中,双腿并拢表情严肃,余光打量着教室内的布置。
这和他在玉清镇念的学堂是大不一样的,老师授课用的是叫粉笔的各种颜色的小圆柱体,同学们年纪虽小,但一个个听讲十分认真,没有人交头接耳,也没逃课。
教授他们算术的女老师十分和气,留着齐耳短发,年纪就比他小婶儿大个几岁,女先生特意走下讲台询问了杨大旺的进度,又出题考了他。
杨大旺脸红的快要滴出红墨水儿来,女先生出的题,他都似曾相识,却一道也不会做,在班上小同窗们的诧异下,他真想挖个地缝跳进去。
女先生人极好,见杨大旺做不出来,柔声安慰:“大旺同学别紧张,不会的地方可以问老师,以后叫我宋老师就好了。”
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到了正式上课时间,宋先生特地让杨大旺上台做了自我介绍。他由于紧张说的磕磕绊绊的,但底下小同窗们仍然热烈鼓掌,让他脸上红晕稍微褪了些。
顾晓晓正式上班第一天,度过的非常顺利,她以前学钢琴不过本着艺不压身的念头,学了几年,在这里派上用场,让她十分感慨。
至于美术课,无论国画还是西洋画,顾晓晓信手拈来,绝无半点滞涩感,她又教的低年级,画的都是一些极简单的风物。
等下完课后,顾晓晓和杨大旺打了声招呼,先到慈幼堂接花儿去了。
她这一天最担心的就是花儿,忧心她是否能习惯慈幼堂的生活。见到花儿时,她正在给洋娃娃打扮穿衣服,和两三个年纪差不多的小朋友坐在一起,脸上挂着甜甜的笑容。
花儿胆子小,鲜少和陌生小朋友玩儿的这么愉快,顾晓晓放慢了脚步,轻轻的走到了教室内。
花儿注意到了顾晓晓,将洋娃娃放下,开心的跑了过来,脆生生的叫到:“娘,花儿想你了。”
带孩子的保姆放心手头活走了过来,由衷的夸赞到:“你家的孩子很乖巧,没哭多久就和小朋友玩儿起来了。她很聪明,会给洋娃娃穿衣服,还想用纸给她剪衣裳。”
谁不喜欢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孩子,顾晓晓摸了摸花儿的脑袋,鼓励她:“快说谢谢老师夸奖,和老师再见。”
花儿依样画葫芦,眼神亮晶晶的。
☆、第五二三章 民国苦命童养媳13
花儿在慈幼堂,接触了很多同龄小朋友,在保育的照顾下,学着帮忙照顾更小的孩子,一天比一天开朗,变化让人欣喜。
杨大旺刚开始在学堂里扭扭捏捏,起初几天,每天都要提一提不上学堂的事儿。顾晓晓拿出算术本,亲自辅导他,又撒谎说自己也是每天新学的,他这才跟着学了下去。
十五六岁的少年虽然不如小孩子头脑灵活,但稳住心去学些语文算术,难度还是不大的。再加上顾晓晓悉心点播,杨大旺每日强身健体,脑袋也变得灵光了,学习进程那是一日千里。
顾晓晓没指望杨大旺学出个名堂来,就是不想让他做着睁眼瞎文盲,花儿在慈幼堂里,渐渐显露出心灵手巧的天赋来。
连燕修女都夸花儿是个稳妥聪明的孩子,这让顾晓晓格外高兴。
两个孩子进步的快,有时顾晓晓也怀疑,这不是她用灵气对两人潜移默化滋养的作用。
随着身体变得强健灵巧,顾晓晓买了两把匕首,一把给杨大旺,一把自己带着防身。要不是没门路,顾晓晓其实想买把手枪,这个年头手中有枪才能不慌张。
不到半个月,三人已经融入到仙阳的生活来,顾晓晓还在大宅院热心大婶儿们的帮助下,找了一家做旗袍的老店,接了绣花的活,绣一件衣服能拿五个银元。
这简直是暴利了,全因顾晓晓的刺绣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绣出来的山水和花鸟虫鱼都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她帮工的玉绣阁也跟着名声大噪,许多人指名道姓的让新来的顾娘子绣花。
生意兴隆自然是好事,店主乐的合不拢嘴,但顾晓晓只有一个,这么多活也做不出来。她又出钱,请顾晓晓在休息日时到店里,指点店中师傅们的绣活。
那些刚入门的学徒,只有艳羡的份儿,毕竟她们才摸绣屏,就算顾晓晓手把手的教,他们也不一定能学会。
后世传统民间艺术不断衰落,让顾晓晓深为痛惜,如今有人愿意学又有银元拿,她也不藏私,几乎倾囊传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