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她便冒名顶替了司马黎的身份。
陪司马夫人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光,是她的第一件工作。阖府上下没有一个人怀疑她是冒牌货,诚如司马懿所说,真正的司马黎与家人失散时才五岁,加上她们长得真有几分像,有他和司马夫人承认,没有人会想到怀疑。
其实,郭嘉的猜测并不全对。司马懿没有逼迫她习剑,他只是让她选择学会一种可以自保的技能。
毕竟像他那种头脑聪慧的人,最多需要一个四肢发达的助手,而不是第二个聪明人。
她会选择使用软剑,只是因为它可以藏在腰带里,别在腰间,也看不出破绽,更不会引人瞩目。
几年下来,她的水平已是自保有余。不比初来乍到时的司黎,还是废物一个。
*
司马黎的思绪被渐渐拉回来,自从她刚才说完“因为我现在姓司马”之后,郭嘉便沉默了下去。尽管他还是拉着她的手,不许她走。这回,倒是她有些无奈,微微低下头,随口问道:“怎么,你不喜欢女子用剑么?”
“对。”郭嘉的声音自她头顶上方落下,简练果断。
虽然这是司马黎意料之中的答案,可她没有想到他承认得如此坦然。
“因为它的戾气会伤到你,这很不好。”郭嘉缓缓地解释着,他的语速很慢,完全不像他议论起时事那样侃侃而谈、悠然自若。他停顿了一下,又说:“我已经有些后悔当初一个人离开阳翟。”
她听了之后,愣了一下。
本以为郭嘉不喜欢女子用剑,多半是因为封建社会中的男人们不喜欢强硬嗜武的女人,却没想到是出于一个更简单的理由。她长呼一口气,再次抬起头来对上他的眼睛——瞳中依旧沉静如止水,但他已经沉浸在自己的认知里,流露出几分耿耿于怀。
“你当初离开阳翟是为了求学,这样你才可以去实现你的理想,和你的抱负。所以,我一直以为郭嘉不是一个拘泥于儿女情长的人。并且总有一天,”司马黎说到这里,转头看向门口,荀彧邀请的有识之士已经三三两两地踏进门来,她对着郭嘉指向那群人,断言道:“你会从他们当中脱颖而出。”
郭嘉也展眉看去,他对司马黎的话不置可否,只是说:“原来你是这样想。”
她闻言,转过头去看他,在他的嘴角微微翘起,目若寒星。他说:“我今天便可以在他们当中脱颖而出。”语罢,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重新坐好。而司马黎则有些讶然地看向他,总觉得他这副反应是不服她刚刚说的话,还有几分赌气。
可是心底里总有一个直觉告诉她,其实他是生气了。
司马黎微微低下头思忖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一点错都没有,那都是她自己的真实想法。除了最后一句,算作已知历史结果的吹牛“哔——”。
可若是她连这点“乐趣”都不能体验,那自己辛苦穿越走一遭还有什么意思?
没能成功提高逼格的司马黎抬手摸了摸鼻子,还是不理解郭嘉为何生气。
好在她不用继续与郭嘉面面相觑,此时的荀彧已经赶了回来,正邀请着他们的同门入座。而她也找了一个角落,坐了下来,她的位置离郭嘉并不算近。
荀彧说,今天聊的都是时事,于是作为国都的洛阳又变成了焦点话题。
“我听闻洛阳在昨晚就已下令封城了。数日之前,袁绍刚刚才聚齐了十八路诸侯联合讨董,组成关东联军立下血盟之势才几天的时间,董卓就要封城,这……他怎么会有如此做法?实在想不通。”第一个提起这事的是一个年轻人,至少已及弱冠之龄,他坐在荀彧旁边,皱着眉摇头。
“不仅如此,那十八路诸侯的其中一支——长沙太守孙坚,已经声明要攻向洛阳讨董啦!”接话的人是个方脸的青年,有着浓重的口音,长相也蛮有几分谐星的风采。
“所以这……真是想不通呐!依董卓这长久以来的作风,总不会是怕了——”
“他到底想干什么?!”
荀彧坐在院中正中央的案几旁,一语不发地为众人煮茶,手法熟练,一起一落间,风雅之气随茶香袅袅飘散。他看起来很乐意听众人讨论,无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自然有人和他的想法一样——
“烧城。”简短的两个字,同时出自两个不同的人之口,一个清越,一个平稳。两道声音同时响起,话音一落,席间众人便极有默契地朝声源望去——一个是郭嘉,他虽然坐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可他的打扮是所有人中最素净的,他也跟着看向和他说了同样话的人,而这个人刚好坐在司马黎的旁边。
她也不能免俗地朝身旁看去。
和被荀彧邀请的其他人一样,这个人也是个年轻的学士,头戴束发冠,衣着也极为讲究,虽然他只是穿了一身普通的驼色深衣,可司马黎能看得出,衣料的纹理和质感都属上乘,应该也是个世家子弟。
那个平稳的声音,就是属于他的。此人生得眉宇堂堂,肤色虽不白皙,却很健康;双目炯然有神,一脸坦率地回应着众人投来的目光,自然也包括郭嘉的。
“董卓出身西凉,有胆有识;他手下的西凉部队最为骁勇善战,寻常军队说起西凉军皆是闻风丧胆;董卓手下的智囊谋士、勇猛大将多如星斗。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浩浩荡荡,可称百万雄师,看似人数众多,但恐不及董卓的军队调遣得当。如此,两厢势力火拼,胜负难料。”他笑了笑,不等众人开口相问,便开始自顾自地解释起来。
郭嘉已经收回了看向他的目光,变回原样坐在那里。当众人还凝神等着那年轻人的下文时,他却不说了。
这时,郭嘉轻垂眼睑,接下了他的话:“现在已经有了董卓要迁都长安的消息,关东军也借此机会散播董卓惧战的言论,至于董卓想要迁都的真正原因,想必诸位也能料中大半。只是,不论如何,不论是孙坚还是关东军,总有人要来洛阳清君侧。因此,只要这里的皇权不复存在,董卓口中的’叛军’就无法保护所谓的皇权。”
他一边说着,众人也各自心照不宣地点点头。司马黎在一旁撑着脑袋,凝神记起一些零散的关键事件,经郭嘉三言两语地轻轻一点拨,她也和其他人一样恍然大悟——先不论董卓和袁绍谁输谁赢,一旦开打,就势必变成持久战。董卓要迁都长安,无非是因为那里离西凉最近,就好比项羽当年定都彭城而非关中一样。若是能定都长安,董卓就能将皇权与自己的势力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顺便拉长袁绍等人的战线,如此一来,关东联军便不敢冒进。
之前司马氏要将亲眷迁回河内,就是因为洛阳将要有一场极大的变动。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在朝中担任御史,应该跟随董卓一起西迁长安。只是如果在这个时候闹出送亲眷回乡这种动静,就是有“反叛”之心,才会有让家人提前脱身的打算。
毕竟洛阳百官的一举一动,都在董卓的耳目监视之下,虽然司马家的人已经极为小心,但要完全不会走漏风声,也是一件拿不准的事情。如此看来,司马懿与她约定出城的那天,就是被董卓的人拦了下来。
尽管她确信司马一族一定会安全无恙,但她之前委托荀彧修书信一封,也是为了更早确认司马懿是否已经脱身。
“所以,董卓绝不会把洛阳城留给那些诸侯。”盖棺定论的,还是坐在司马黎身旁的那个年轻人。郭嘉又重新向他这里看来,像是遇见了有趣的人,他轻笑道:“请问阁下如何称呼?”
年轻人站起来,两臂合拢伸直,上身微轻,面朝众人行了一揖礼,朗声道:“在下戏羊,表字志才。”
陪司马夫人度过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光,是她的第一件工作。阖府上下没有一个人怀疑她是冒牌货,诚如司马懿所说,真正的司马黎与家人失散时才五岁,加上她们长得真有几分像,有他和司马夫人承认,没有人会想到怀疑。
其实,郭嘉的猜测并不全对。司马懿没有逼迫她习剑,他只是让她选择学会一种可以自保的技能。
毕竟像他那种头脑聪慧的人,最多需要一个四肢发达的助手,而不是第二个聪明人。
她会选择使用软剑,只是因为它可以藏在腰带里,别在腰间,也看不出破绽,更不会引人瞩目。
几年下来,她的水平已是自保有余。不比初来乍到时的司黎,还是废物一个。
*
司马黎的思绪被渐渐拉回来,自从她刚才说完“因为我现在姓司马”之后,郭嘉便沉默了下去。尽管他还是拉着她的手,不许她走。这回,倒是她有些无奈,微微低下头,随口问道:“怎么,你不喜欢女子用剑么?”
“对。”郭嘉的声音自她头顶上方落下,简练果断。
虽然这是司马黎意料之中的答案,可她没有想到他承认得如此坦然。
“因为它的戾气会伤到你,这很不好。”郭嘉缓缓地解释着,他的语速很慢,完全不像他议论起时事那样侃侃而谈、悠然自若。他停顿了一下,又说:“我已经有些后悔当初一个人离开阳翟。”
她听了之后,愣了一下。
本以为郭嘉不喜欢女子用剑,多半是因为封建社会中的男人们不喜欢强硬嗜武的女人,却没想到是出于一个更简单的理由。她长呼一口气,再次抬起头来对上他的眼睛——瞳中依旧沉静如止水,但他已经沉浸在自己的认知里,流露出几分耿耿于怀。
“你当初离开阳翟是为了求学,这样你才可以去实现你的理想,和你的抱负。所以,我一直以为郭嘉不是一个拘泥于儿女情长的人。并且总有一天,”司马黎说到这里,转头看向门口,荀彧邀请的有识之士已经三三两两地踏进门来,她对着郭嘉指向那群人,断言道:“你会从他们当中脱颖而出。”
郭嘉也展眉看去,他对司马黎的话不置可否,只是说:“原来你是这样想。”
她闻言,转过头去看他,在他的嘴角微微翘起,目若寒星。他说:“我今天便可以在他们当中脱颖而出。”语罢,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重新坐好。而司马黎则有些讶然地看向他,总觉得他这副反应是不服她刚刚说的话,还有几分赌气。
可是心底里总有一个直觉告诉她,其实他是生气了。
司马黎微微低下头思忖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刚才说的话一点错都没有,那都是她自己的真实想法。除了最后一句,算作已知历史结果的吹牛“哔——”。
可若是她连这点“乐趣”都不能体验,那自己辛苦穿越走一遭还有什么意思?
没能成功提高逼格的司马黎抬手摸了摸鼻子,还是不理解郭嘉为何生气。
好在她不用继续与郭嘉面面相觑,此时的荀彧已经赶了回来,正邀请着他们的同门入座。而她也找了一个角落,坐了下来,她的位置离郭嘉并不算近。
荀彧说,今天聊的都是时事,于是作为国都的洛阳又变成了焦点话题。
“我听闻洛阳在昨晚就已下令封城了。数日之前,袁绍刚刚才聚齐了十八路诸侯联合讨董,组成关东联军立下血盟之势才几天的时间,董卓就要封城,这……他怎么会有如此做法?实在想不通。”第一个提起这事的是一个年轻人,至少已及弱冠之龄,他坐在荀彧旁边,皱着眉摇头。
“不仅如此,那十八路诸侯的其中一支——长沙太守孙坚,已经声明要攻向洛阳讨董啦!”接话的人是个方脸的青年,有着浓重的口音,长相也蛮有几分谐星的风采。
“所以这……真是想不通呐!依董卓这长久以来的作风,总不会是怕了——”
“他到底想干什么?!”
荀彧坐在院中正中央的案几旁,一语不发地为众人煮茶,手法熟练,一起一落间,风雅之气随茶香袅袅飘散。他看起来很乐意听众人讨论,无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自然有人和他的想法一样——
“烧城。”简短的两个字,同时出自两个不同的人之口,一个清越,一个平稳。两道声音同时响起,话音一落,席间众人便极有默契地朝声源望去——一个是郭嘉,他虽然坐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可他的打扮是所有人中最素净的,他也跟着看向和他说了同样话的人,而这个人刚好坐在司马黎的旁边。
她也不能免俗地朝身旁看去。
和被荀彧邀请的其他人一样,这个人也是个年轻的学士,头戴束发冠,衣着也极为讲究,虽然他只是穿了一身普通的驼色深衣,可司马黎能看得出,衣料的纹理和质感都属上乘,应该也是个世家子弟。
那个平稳的声音,就是属于他的。此人生得眉宇堂堂,肤色虽不白皙,却很健康;双目炯然有神,一脸坦率地回应着众人投来的目光,自然也包括郭嘉的。
“董卓出身西凉,有胆有识;他手下的西凉部队最为骁勇善战,寻常军队说起西凉军皆是闻风丧胆;董卓手下的智囊谋士、勇猛大将多如星斗。以袁绍为首的关东联军浩浩荡荡,可称百万雄师,看似人数众多,但恐不及董卓的军队调遣得当。如此,两厢势力火拼,胜负难料。”他笑了笑,不等众人开口相问,便开始自顾自地解释起来。
郭嘉已经收回了看向他的目光,变回原样坐在那里。当众人还凝神等着那年轻人的下文时,他却不说了。
这时,郭嘉轻垂眼睑,接下了他的话:“现在已经有了董卓要迁都长安的消息,关东军也借此机会散播董卓惧战的言论,至于董卓想要迁都的真正原因,想必诸位也能料中大半。只是,不论如何,不论是孙坚还是关东军,总有人要来洛阳清君侧。因此,只要这里的皇权不复存在,董卓口中的’叛军’就无法保护所谓的皇权。”
他一边说着,众人也各自心照不宣地点点头。司马黎在一旁撑着脑袋,凝神记起一些零散的关键事件,经郭嘉三言两语地轻轻一点拨,她也和其他人一样恍然大悟——先不论董卓和袁绍谁输谁赢,一旦开打,就势必变成持久战。董卓要迁都长安,无非是因为那里离西凉最近,就好比项羽当年定都彭城而非关中一样。若是能定都长安,董卓就能将皇权与自己的势力更好的融合在一起,顺便拉长袁绍等人的战线,如此一来,关东联军便不敢冒进。
之前司马氏要将亲眷迁回河内,就是因为洛阳将要有一场极大的变动。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在朝中担任御史,应该跟随董卓一起西迁长安。只是如果在这个时候闹出送亲眷回乡这种动静,就是有“反叛”之心,才会有让家人提前脱身的打算。
毕竟洛阳百官的一举一动,都在董卓的耳目监视之下,虽然司马家的人已经极为小心,但要完全不会走漏风声,也是一件拿不准的事情。如此看来,司马懿与她约定出城的那天,就是被董卓的人拦了下来。
尽管她确信司马一族一定会安全无恙,但她之前委托荀彧修书信一封,也是为了更早确认司马懿是否已经脱身。
“所以,董卓绝不会把洛阳城留给那些诸侯。”盖棺定论的,还是坐在司马黎身旁的那个年轻人。郭嘉又重新向他这里看来,像是遇见了有趣的人,他轻笑道:“请问阁下如何称呼?”
年轻人站起来,两臂合拢伸直,上身微轻,面朝众人行了一揖礼,朗声道:“在下戏羊,表字志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