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济和张绣先后走了进来,张济看到刘弋,连忙跪了下来,恭敬的叫道,“参见陛下!“
张济这一声称呼,立刻就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力,所有人都看向了张济,而刘弋也看向了张济。
刘弋看着眼前的张济,脸上带着惊讶的神色,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张济对他下跪行大礼。
“张济将军这是干嘛?快请起吧。“刘弋说着,便准备去扶张济。
张济却并没有起身,而是跪在地上,低着头说道,“陛下,末将不敢,还请陛下恕罪。“
张济的态度让帐篷内的众人都感到十分奇怪,他们实在搞不懂,这张济是怎么回事。
“张将军何罪之有?为何突然说这样的话?“刘弋看着张济问道。
“末将被李傕蛊惑险些酿成大错,末将请求卸甲归田,还望陛下成全。“张济说着,就要给刘弋磕头。
看到张济的动作,众人都愣住了,他们不明白那一天发生的事情。
刘弋见状,也是一愣,连忙拦住了张济,而一旁的幕僚们则是一脸懵逼的表情,只有贾诩明白了些什么。
刘弋看着张济,脑海快速运转。
这张济是以退为进,试探自己?还是真的就像他说的那样,是真的想卸甲归田呢?
第二种虽然不太可能,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是刘弋要慎重对待的。
想到这里,刘弋看向张济说道。
“张将军,现在国家正是需要你这样的忠臣良将平灭叛贼,你说卸甲归田,朕不允许,而且你得给朕留一个说法,为何今日如此。“
张济闻言,也不禁有些犹豫了起来,他的确不是想卸甲归田,他不希望刘弋就此放弃他,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希望刘弋这么说,这么问的。
可话到了嘴边,却变了。
“臣打了半辈子仗,该歇歇了,正好陛下要整编军队,便萌生了把兵权交出去的想法。”
刘弋的神色有些让张济捉摸不透,最终,刘弋看了一眼身后一言不发的张绣,却是说了一番很坦诚的话。
“张将军,若是你真的愿意放弃兵权,整编归整编,部队还是留给你侄子张绣领,你来做个九卿。”
一直跟在后面的张绣,在听到了刘弋的话之后,眼睛一亮,他也没有想到天子会这么说,他的内心也十分兴奋。
张绣看到张济的反应,没有拒绝刘弋的话,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真的有机会了。
而其他的一众幕僚也是非常羡慕张济,不禁感慨着,这张济还真是个人物啊,居然可以主动放弃兵权,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给张绣继承手中的兵马,并且成为朝廷的九卿了。
这可是三公以下最高的职位!
不过,他们也知道,这张济能够主动放弃兵权,不仅仅是因为刘弋的话说得非常的漂亮,更重要的是,眼下的大势在这里让他无法反抗,所以,张济才会有以退为进的想法,主动给天子一个面子,天子也会给他一个面子,最后不仅捞到了九卿,部队的实际控制权还在自己人手里,可以说是面子里子都赚到了。
听到了刘弋的话,张济犹豫了许久,终于,张济抬起了头看向刘弋,郑重的说道。
“多谢陛下厚爱,相信臣的侄儿一定竭尽所能为陛下效命,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张绣亦是面上有些掩不住的喜悦,诚心实意地连连叩首。
张济的话一说完,刘弋立刻便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好,好,好,张将军,朕没有看错你,你对国家是有大功的!以后朕绝不会亏待你们叔侄!“
“陛下对臣等有再造之恩,臣等铭感五内!”
“嗯,既然如此,朕也不跟你客气了,你赶紧起来吧。整编的事情自有官员与你详细说如何做,你再辛苦一阵子,做好过度,等回了长安,到时候你就可以安心地位列九卿了。”刘弋笑呵呵的看着张济说道。
“是,陛下!“
张济又跟刘弋说了一阵子,方才带着张绣离开了帐篷。
张济一走,刘弋立刻看向了一旁的幕僚们。
“你们也都散了吧,各自回营去休息,晚上再来商议没商量完的整编事宜,这段日子也辛苦你们了,应该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都不会再有什么战斗了,等回了长安,朕会给你们应有的封赏的。“
“是,陛下。“众人听了刘弋的话,纷纷行礼道。
谷敨
等到帐篷内只剩下他和贾诩的时候,刘弋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贾诩。
“文和先生怎么了?为何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可是在忧心袁绍进攻河东的事情?”刘弋疑惑的问道。
贾诩摇了摇头。
“非是如此,既然陛下派了杨奉将军和左贤王去卑前去河东支援,再加上黑山军张燕已然南下袭击袁绍军的后路上党郡,那河东郡的局势就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那文和先生是在担心还都的事情?还是整编?亦或是屯田?”
问完,刘弋却有些哑然失笑。
贾诩是什么人,这种惹得一身骚的事情,如果刘弋不逼迫,贾诩怎么可能参与进来这种政治漩涡?
可除了这些事情,还有什么事能让贾文和一言不发闷闷不乐呢?
“陛下,臣有些担忧陇西、凉州的事情,马腾韩遂二人都是不安分的,如果他们不联合起来攻打长安的话,那该如何是好啊?”贾诩皱着眉头说道。
刘弋感觉自己幻听了,“不联合攻打长安该如何是好?”,整理了一下思路,刘弋只觉得贾诩是嘴瓢了,便说道。
“嗯,文和先生所说的话我都明白,不过,他们想要攻打长安,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吧,之前不是李傕都能大败他们吗?羌胡兵的战斗力应该还比不过西凉军。”
他并没有被贾诩的话所吓倒,反而,对于他来说,如果马腾韩遂真的再次来打长安,这件事情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第一次马腾韩遂进攻长安,严格地来讲,还是刘弋前身的授意...
当时是为了借力打力驱逐李傕郭汜,结果马腾韩遂不争气,被樊稠和李式给率军击败了。
“不是...”贾诩有些无奈,又重复了一遍:“臣说的是,如果他们不联合起来攻打长安的话,那该如何是好啊?”
刘弋愕然。
“你想让他们一起来攻打长安?”
贾诩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他们不来送死,怎么平定陇西和凉州?挨个打过去?陇山的陇口虽然比不得汉中,但也不是好打的,陇西各郡的羌胡更是几百年都处理不平。”
“陛下,这马腾韩遂二人,毕竟不是真心实意归服大汉的,而且其军中又多是羌胡兵,所以,我大汉士兵虽然精锐,不过要是真的前往陇西、凉州,却是无法轻易击败他们的。”
贾诩接着说道,他的意思很简单,如果他们不来送,刘弋又想要将马腾和韩遂二人收服的话,那就只能采取温和的措施了,而这些措施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的。
比如挑拨离间马腾韩遂的关系,比如分化瓦解陇西、凉州各地的地方势力,在其中掺沙子,埋钉子。
武力击败陇西最强的两股势力马腾韩遂,当然是收复陇西和凉州最快的办法。
而派大军前去征讨,不仅粮草消耗惊人,以现在朝廷的实力根本支撑不起,而且还胜负难料。
所以说,等马腾韩遂来送是最简单的。
但李傕郭汜的脑袋纷纷落地,连李傕郭汜都打不过的马腾韩遂真的敢来吗?或者说,他们有什么充足的理由来吗?
反正刘弋是暂时想不出来的。
按马腾韩遂只想割据一方的性格来看,刘弋倒是觉得,先留着他们也没什么不好,要是对袁绍作战,面对朝廷的征召,他们还大概率会出兵帮忙。
马超、庞德、阎行这种西凉猛将,刘弋还是很眼馋的。
“这个,文和先生,朕心中也明白,不过,现在,朝廷暂时还没有那么多的兵马钱粮足够平定陇西、凉州,所以,这件事情就只能先缓一缓,等到我们的士兵都练好了,粮草准备充足了,再做打算。如果马腾韩遂不想来,我们却贸然引他们来,说不得会弄巧成拙,还是先好好收拾、经营关中的地盘吧。”刘弋笑着对贾诩说道。
听了刘弋的话,贾诩也是点了点头,他心中也是赞同刘弋的意思的。
刚才所说的计划,也仅仅是他作为谋士给君主提出的一种参考意见,君主如何考量,是否采纳,那是刘弋的事。
反正他贾诩献策了,而且角度奇特独一无二,就算不采纳,也当他完成任务了...
“陛下,我们要不要派人去一趟陇西和凉州安抚地方军阀呢?”贾诩想了一会儿,看着刘弋说道。
“肯定要用。”
刘弋果断地说道:“不仅要派使者巡查安抚,而且对于陇西和凉州各地缺失官员的重新任命,也要马上同步开始,这种事情又不耗费钱粮,做之有益,宜早不宜迟。”
张济这一声称呼,立刻就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力,所有人都看向了张济,而刘弋也看向了张济。
刘弋看着眼前的张济,脸上带着惊讶的神色,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张济对他下跪行大礼。
“张济将军这是干嘛?快请起吧。“刘弋说着,便准备去扶张济。
张济却并没有起身,而是跪在地上,低着头说道,“陛下,末将不敢,还请陛下恕罪。“
张济的态度让帐篷内的众人都感到十分奇怪,他们实在搞不懂,这张济是怎么回事。
“张将军何罪之有?为何突然说这样的话?“刘弋看着张济问道。
“末将被李傕蛊惑险些酿成大错,末将请求卸甲归田,还望陛下成全。“张济说着,就要给刘弋磕头。
看到张济的动作,众人都愣住了,他们不明白那一天发生的事情。
刘弋见状,也是一愣,连忙拦住了张济,而一旁的幕僚们则是一脸懵逼的表情,只有贾诩明白了些什么。
刘弋看着张济,脑海快速运转。
这张济是以退为进,试探自己?还是真的就像他说的那样,是真的想卸甲归田呢?
第二种虽然不太可能,但不管是哪一种原因,都是刘弋要慎重对待的。
想到这里,刘弋看向张济说道。
“张将军,现在国家正是需要你这样的忠臣良将平灭叛贼,你说卸甲归田,朕不允许,而且你得给朕留一个说法,为何今日如此。“
张济闻言,也不禁有些犹豫了起来,他的确不是想卸甲归田,他不希望刘弋就此放弃他,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希望刘弋这么说,这么问的。
可话到了嘴边,却变了。
“臣打了半辈子仗,该歇歇了,正好陛下要整编军队,便萌生了把兵权交出去的想法。”
刘弋的神色有些让张济捉摸不透,最终,刘弋看了一眼身后一言不发的张绣,却是说了一番很坦诚的话。
“张将军,若是你真的愿意放弃兵权,整编归整编,部队还是留给你侄子张绣领,你来做个九卿。”
一直跟在后面的张绣,在听到了刘弋的话之后,眼睛一亮,他也没有想到天子会这么说,他的内心也十分兴奋。
张绣看到张济的反应,没有拒绝刘弋的话,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真的有机会了。
而其他的一众幕僚也是非常羡慕张济,不禁感慨着,这张济还真是个人物啊,居然可以主动放弃兵权,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给张绣继承手中的兵马,并且成为朝廷的九卿了。
这可是三公以下最高的职位!
不过,他们也知道,这张济能够主动放弃兵权,不仅仅是因为刘弋的话说得非常的漂亮,更重要的是,眼下的大势在这里让他无法反抗,所以,张济才会有以退为进的想法,主动给天子一个面子,天子也会给他一个面子,最后不仅捞到了九卿,部队的实际控制权还在自己人手里,可以说是面子里子都赚到了。
听到了刘弋的话,张济犹豫了许久,终于,张济抬起了头看向刘弋,郑重的说道。
“多谢陛下厚爱,相信臣的侄儿一定竭尽所能为陛下效命,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张绣亦是面上有些掩不住的喜悦,诚心实意地连连叩首。
张济的话一说完,刘弋立刻便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道:“好,好,好,张将军,朕没有看错你,你对国家是有大功的!以后朕绝不会亏待你们叔侄!“
“陛下对臣等有再造之恩,臣等铭感五内!”
“嗯,既然如此,朕也不跟你客气了,你赶紧起来吧。整编的事情自有官员与你详细说如何做,你再辛苦一阵子,做好过度,等回了长安,到时候你就可以安心地位列九卿了。”刘弋笑呵呵的看着张济说道。
“是,陛下!“
张济又跟刘弋说了一阵子,方才带着张绣离开了帐篷。
张济一走,刘弋立刻看向了一旁的幕僚们。
“你们也都散了吧,各自回营去休息,晚上再来商议没商量完的整编事宜,这段日子也辛苦你们了,应该未来的一段时间,我们都不会再有什么战斗了,等回了长安,朕会给你们应有的封赏的。“
“是,陛下。“众人听了刘弋的话,纷纷行礼道。
谷敨
等到帐篷内只剩下他和贾诩的时候,刘弋看向了一直沉默不语的贾诩。
“文和先生怎么了?为何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可是在忧心袁绍进攻河东的事情?”刘弋疑惑的问道。
贾诩摇了摇头。
“非是如此,既然陛下派了杨奉将军和左贤王去卑前去河东支援,再加上黑山军张燕已然南下袭击袁绍军的后路上党郡,那河东郡的局势就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那文和先生是在担心还都的事情?还是整编?亦或是屯田?”
问完,刘弋却有些哑然失笑。
贾诩是什么人,这种惹得一身骚的事情,如果刘弋不逼迫,贾诩怎么可能参与进来这种政治漩涡?
可除了这些事情,还有什么事能让贾文和一言不发闷闷不乐呢?
“陛下,臣有些担忧陇西、凉州的事情,马腾韩遂二人都是不安分的,如果他们不联合起来攻打长安的话,那该如何是好啊?”贾诩皱着眉头说道。
刘弋感觉自己幻听了,“不联合攻打长安该如何是好?”,整理了一下思路,刘弋只觉得贾诩是嘴瓢了,便说道。
“嗯,文和先生所说的话我都明白,不过,他们想要攻打长安,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吧,之前不是李傕都能大败他们吗?羌胡兵的战斗力应该还比不过西凉军。”
他并没有被贾诩的话所吓倒,反而,对于他来说,如果马腾韩遂真的再次来打长安,这件事情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第一次马腾韩遂进攻长安,严格地来讲,还是刘弋前身的授意...
当时是为了借力打力驱逐李傕郭汜,结果马腾韩遂不争气,被樊稠和李式给率军击败了。
“不是...”贾诩有些无奈,又重复了一遍:“臣说的是,如果他们不联合起来攻打长安的话,那该如何是好啊?”
刘弋愕然。
“你想让他们一起来攻打长安?”
贾诩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他们不来送死,怎么平定陇西和凉州?挨个打过去?陇山的陇口虽然比不得汉中,但也不是好打的,陇西各郡的羌胡更是几百年都处理不平。”
“陛下,这马腾韩遂二人,毕竟不是真心实意归服大汉的,而且其军中又多是羌胡兵,所以,我大汉士兵虽然精锐,不过要是真的前往陇西、凉州,却是无法轻易击败他们的。”
贾诩接着说道,他的意思很简单,如果他们不来送,刘弋又想要将马腾和韩遂二人收服的话,那就只能采取温和的措施了,而这些措施都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的。
比如挑拨离间马腾韩遂的关系,比如分化瓦解陇西、凉州各地的地方势力,在其中掺沙子,埋钉子。
武力击败陇西最强的两股势力马腾韩遂,当然是收复陇西和凉州最快的办法。
而派大军前去征讨,不仅粮草消耗惊人,以现在朝廷的实力根本支撑不起,而且还胜负难料。
所以说,等马腾韩遂来送是最简单的。
但李傕郭汜的脑袋纷纷落地,连李傕郭汜都打不过的马腾韩遂真的敢来吗?或者说,他们有什么充足的理由来吗?
反正刘弋是暂时想不出来的。
按马腾韩遂只想割据一方的性格来看,刘弋倒是觉得,先留着他们也没什么不好,要是对袁绍作战,面对朝廷的征召,他们还大概率会出兵帮忙。
马超、庞德、阎行这种西凉猛将,刘弋还是很眼馋的。
“这个,文和先生,朕心中也明白,不过,现在,朝廷暂时还没有那么多的兵马钱粮足够平定陇西、凉州,所以,这件事情就只能先缓一缓,等到我们的士兵都练好了,粮草准备充足了,再做打算。如果马腾韩遂不想来,我们却贸然引他们来,说不得会弄巧成拙,还是先好好收拾、经营关中的地盘吧。”刘弋笑着对贾诩说道。
听了刘弋的话,贾诩也是点了点头,他心中也是赞同刘弋的意思的。
刚才所说的计划,也仅仅是他作为谋士给君主提出的一种参考意见,君主如何考量,是否采纳,那是刘弋的事。
反正他贾诩献策了,而且角度奇特独一无二,就算不采纳,也当他完成任务了...
“陛下,我们要不要派人去一趟陇西和凉州安抚地方军阀呢?”贾诩想了一会儿,看着刘弋说道。
“肯定要用。”
刘弋果断地说道:“不仅要派使者巡查安抚,而且对于陇西和凉州各地缺失官员的重新任命,也要马上同步开始,这种事情又不耗费钱粮,做之有益,宜早不宜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