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儿 作者:冷音
分卷阅读16
又教萧琰如何能不疑她?
更别提整个大昭上下最希望宸儿丧命的,便非高氏一系莫属了。
萧琰如今育有四子一女,分别是长子萧宇、次子萧宸、三子萧宜、长女萧宛,和四子萧宓。皇长子虽居个「长」字,但其母戚德妃出身极低,原是萧琰当年四处征战时舅父沐昕宁拨给他的侍婢、能封妃还是亏得了生出皇长子这一「大功」,基本没什么承位的希望;长女萧宛和四子萧宓皆为陆淑妃所出,其中萧宓至今未满周岁,能不能顺利长大还是两说……也就是说,一旦萧宸出事,最有可能取他而代之的,唯有高贵妃所出的三子萧宜而已。
高如松此番请立中宫和太子,自然便是打着将妹妹拱上后位、让外甥成为太子的主意;而他之所以能猖狂若斯,说到底还是康平之乱的遗祸。
高如松,字诣昌,于康平之乱前原只是前任镇北大将军唐棣手下的一名副将,虽于军事上颇有才华,却因野心甚重而不为唐棣所喜。后北雁入寇、康平乱起,镇北军首当其冲,却因唐棣于阵中遭人刺杀而大输溃败,让北雁大军得以势如破竹地一路朝盛京直逼而去;饶是戍守京畿的十万禁军有半数折在了盛京城下,仍只留得了让皇室及朝中诸臣仓皇逃命的机会而已。
真正阻住了北雁军势的,是原先驻扎在西疆防卫西凉的卫平军。
西凉与大昭虽时有边衅,但整体国力仍弱于大昭,又深知唇亡齿寒之理,这才没有趁火打劫,而是主动遣使表达合作之意,让卫平军得以空出手来抗击北雁。于此同时,镇北军幸存的将领也开始收拢残部相互集结,却因群龙无首又彼此不服而难以成事;有人认为应当南下与朝廷会师共同迎敌、也有人认为应该留在北方寻机应变、混水摸鱼……高如松便是后者的代表。
他本是枭雄一般的人物,在康平之乱中看到了崛起的机会,遂选择留在北方继续收拢镇北军残部和地方上幸存的抵抗势力,名义上是为了寻机乱敌后方,实则却是藉此拥兵自重。因他所谓的「乱敌后方」不过是偶尔偷袭北雁的小股部队,又有地利之势,北雁方面自也不怎么在意这些「散兵游勇」,而是将战略重点放在了阻挠己方进军的卫平军身上。
只是随着战争旷时日久,北雁方面的补给渐渐不支,朝中也渐渐有了反对的声音,整体形势遂渐渐开始往大昭一方倾斜。高如松知道情况已不容自己继续混水摸鱼下去,这才以镇北军之名与朝廷联系,称欲与卫平军一同夹击北雁光复河山,请朝廷赐大将军之位以正其名。
高如松说得冠冕堂皇,实则却是以此为挟制,迫使朝廷认可他拥兵自重的行为。朝中虽对此多有非议,却因情势所逼而只得从其所请。卫平与「镇北」二军南北夹击之势因而得成,让大昭与北雁之间的战局就此扭转,最终成功克复全境、将北雁彻底逐出了关外。
可战事已平,放出去的军权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收回来的──这也是端仁太子病逝后、楼辉等重臣力主拥萧琰为储的原因。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若换了其他皇子即位,这位雍王殿下会在乱事平后心甘情愿地交出手中掌握着的卫平军。在此情况下,与其留下这种显而易见的祸患,还不如直接让各方面也都相当出色的萧琰即位,也好让大昭免于无谓的兵祸。
但这样的处置方式,自然是没可能用在高如松身上的。
高如松是有野心的人,虽因时势所趋不得不重新归附于大昭,却没有交出兵权的打算。自隆兴元年克复全境之后,他就以北疆不宁为由停留边关拒不还朝,对朝廷整顿镇北军的命令也一概视若无睹,所差的,也就只是不曾高举反旗自立为王而已。
康平之乱持续了十年,连年的战祸让整个大昭元气大伤,北雁又依然在旁虎视眈眈,萧琰虽清楚高如松是一颗不得不除的毒瘤,却也不能冒着让大昭重启兵祸的危险加以诛除。所以他最终选择了迎高如松之妹高崇华为妃,在缓和双方关系的同时给高如松抛下了一颗诱饵,让对方因为眼前的「可能性」而放弃兴兵自立的想法,转而用另一种方式实现自身的野心。
高如松也确实被萧琰的饵钓了住。
镇北军或许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也的确有能力给朝廷带来极大的麻烦;但要说仅仅凭着这支军队就能实现他的野心,就是高如松再怎么骄矜狂妄、自高自大,也知道这种事顶多存在于他的妄想当中。
他是个识时务也懂得判断情势的人,所以才会在意识到战局转变后主动联系朝廷表达归附之意,而不是像先前那样继续坐山观虎斗。因为他很清楚,就算朝廷和北雁真的打到两败俱伤、当时仍在北雁势力范围之内的他也没有太多发展壮大的机会──北雁军队尚且补给困难,更何况是偷偷摸摸地暗中收拢势力的「镇北军」?两相权衡之下,归附朝廷无疑对他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这才有了后来的镇北、卫平二军南北夹击、共逐北雁之事。
可纵使在威胁利诱之下逼得朝廷认可了他在康平之乱中拥兵自重的举动、也在乱平后利用萧琰顾全大局不愿再兴兵祸的心理保住了手中的军权,高如松的「成就」和「前景」却仍旧十分有限。
镇北军,顾名思义自然是镇守在北疆的。以北疆的水土,一年能有一获就要谢天谢地了;更何况大昭的军制并非屯田,高如松虽能以军权迫得邻近郡县的地方官向他低头,于粮食一项也依旧不能自给,只能仰仗朝廷拨粮、或是私下派人到南方购粮。
购粮需要钱,养兵更需要钱;尤其是高如松这种拥兵自重的,更需得花大力气收买手下的将领,才能让底下的人心甘情愿地跟着他。而高如松来钱的方式基本有二,一是以「北雁袭边」为由向朝廷索要大笔军费;二则是暗中同北雁走私互市、再派人到南方销货买粮。
可这两种做法却都有着相当大的风险。
如果朝廷手里没有一支让他甚为忌惮的卫平军、又或在位的仍是那位懦弱无能的德宗皇帝,这样做自然没什么大问题;但萧琰是个强势的君王,虽然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而暂时选择了妥协,却不会容许他予取予求──如果容忍镇北军所带来的损失犹胜于兴兵将其剿灭,这位被称为中兴之主的年轻皇帝哪还有继续妥协的道理?而这,无疑是高如松无论如何都不愿见着的。
在不触及帝王底线的情况下行事,结果就是他虽仍掌控着镇北军,却无法如所期盼的那般日益壮大、直至能与朝廷抗衡……尤其萧琰对边军捞钱、筹粮的方式十分熟悉,有的是办法从各方面拿捏他、压制他。而结果,便是高如松过得一日闷上一日,心中也不免生出了「还不如奋力一试、兴许真能拿命搏个前程」的念头。
分卷阅读16
- 肉肉屋
分卷阅读16
又教萧琰如何能不疑她?
更别提整个大昭上下最希望宸儿丧命的,便非高氏一系莫属了。
萧琰如今育有四子一女,分别是长子萧宇、次子萧宸、三子萧宜、长女萧宛,和四子萧宓。皇长子虽居个「长」字,但其母戚德妃出身极低,原是萧琰当年四处征战时舅父沐昕宁拨给他的侍婢、能封妃还是亏得了生出皇长子这一「大功」,基本没什么承位的希望;长女萧宛和四子萧宓皆为陆淑妃所出,其中萧宓至今未满周岁,能不能顺利长大还是两说……也就是说,一旦萧宸出事,最有可能取他而代之的,唯有高贵妃所出的三子萧宜而已。
高如松此番请立中宫和太子,自然便是打着将妹妹拱上后位、让外甥成为太子的主意;而他之所以能猖狂若斯,说到底还是康平之乱的遗祸。
高如松,字诣昌,于康平之乱前原只是前任镇北大将军唐棣手下的一名副将,虽于军事上颇有才华,却因野心甚重而不为唐棣所喜。后北雁入寇、康平乱起,镇北军首当其冲,却因唐棣于阵中遭人刺杀而大输溃败,让北雁大军得以势如破竹地一路朝盛京直逼而去;饶是戍守京畿的十万禁军有半数折在了盛京城下,仍只留得了让皇室及朝中诸臣仓皇逃命的机会而已。
真正阻住了北雁军势的,是原先驻扎在西疆防卫西凉的卫平军。
西凉与大昭虽时有边衅,但整体国力仍弱于大昭,又深知唇亡齿寒之理,这才没有趁火打劫,而是主动遣使表达合作之意,让卫平军得以空出手来抗击北雁。于此同时,镇北军幸存的将领也开始收拢残部相互集结,却因群龙无首又彼此不服而难以成事;有人认为应当南下与朝廷会师共同迎敌、也有人认为应该留在北方寻机应变、混水摸鱼……高如松便是后者的代表。
他本是枭雄一般的人物,在康平之乱中看到了崛起的机会,遂选择留在北方继续收拢镇北军残部和地方上幸存的抵抗势力,名义上是为了寻机乱敌后方,实则却是藉此拥兵自重。因他所谓的「乱敌后方」不过是偶尔偷袭北雁的小股部队,又有地利之势,北雁方面自也不怎么在意这些「散兵游勇」,而是将战略重点放在了阻挠己方进军的卫平军身上。
只是随着战争旷时日久,北雁方面的补给渐渐不支,朝中也渐渐有了反对的声音,整体形势遂渐渐开始往大昭一方倾斜。高如松知道情况已不容自己继续混水摸鱼下去,这才以镇北军之名与朝廷联系,称欲与卫平军一同夹击北雁光复河山,请朝廷赐大将军之位以正其名。
高如松说得冠冕堂皇,实则却是以此为挟制,迫使朝廷认可他拥兵自重的行为。朝中虽对此多有非议,却因情势所逼而只得从其所请。卫平与「镇北」二军南北夹击之势因而得成,让大昭与北雁之间的战局就此扭转,最终成功克复全境、将北雁彻底逐出了关外。
可战事已平,放出去的军权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收回来的──这也是端仁太子病逝后、楼辉等重臣力主拥萧琰为储的原因。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若换了其他皇子即位,这位雍王殿下会在乱事平后心甘情愿地交出手中掌握着的卫平军。在此情况下,与其留下这种显而易见的祸患,还不如直接让各方面也都相当出色的萧琰即位,也好让大昭免于无谓的兵祸。
但这样的处置方式,自然是没可能用在高如松身上的。
高如松是有野心的人,虽因时势所趋不得不重新归附于大昭,却没有交出兵权的打算。自隆兴元年克复全境之后,他就以北疆不宁为由停留边关拒不还朝,对朝廷整顿镇北军的命令也一概视若无睹,所差的,也就只是不曾高举反旗自立为王而已。
康平之乱持续了十年,连年的战祸让整个大昭元气大伤,北雁又依然在旁虎视眈眈,萧琰虽清楚高如松是一颗不得不除的毒瘤,却也不能冒着让大昭重启兵祸的危险加以诛除。所以他最终选择了迎高如松之妹高崇华为妃,在缓和双方关系的同时给高如松抛下了一颗诱饵,让对方因为眼前的「可能性」而放弃兴兵自立的想法,转而用另一种方式实现自身的野心。
高如松也确实被萧琰的饵钓了住。
镇北军或许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也的确有能力给朝廷带来极大的麻烦;但要说仅仅凭着这支军队就能实现他的野心,就是高如松再怎么骄矜狂妄、自高自大,也知道这种事顶多存在于他的妄想当中。
他是个识时务也懂得判断情势的人,所以才会在意识到战局转变后主动联系朝廷表达归附之意,而不是像先前那样继续坐山观虎斗。因为他很清楚,就算朝廷和北雁真的打到两败俱伤、当时仍在北雁势力范围之内的他也没有太多发展壮大的机会──北雁军队尚且补给困难,更何况是偷偷摸摸地暗中收拢势力的「镇北军」?两相权衡之下,归附朝廷无疑对他今后的发展更为有利,这才有了后来的镇北、卫平二军南北夹击、共逐北雁之事。
可纵使在威胁利诱之下逼得朝廷认可了他在康平之乱中拥兵自重的举动、也在乱平后利用萧琰顾全大局不愿再兴兵祸的心理保住了手中的军权,高如松的「成就」和「前景」却仍旧十分有限。
镇北军,顾名思义自然是镇守在北疆的。以北疆的水土,一年能有一获就要谢天谢地了;更何况大昭的军制并非屯田,高如松虽能以军权迫得邻近郡县的地方官向他低头,于粮食一项也依旧不能自给,只能仰仗朝廷拨粮、或是私下派人到南方购粮。
购粮需要钱,养兵更需要钱;尤其是高如松这种拥兵自重的,更需得花大力气收买手下的将领,才能让底下的人心甘情愿地跟着他。而高如松来钱的方式基本有二,一是以「北雁袭边」为由向朝廷索要大笔军费;二则是暗中同北雁走私互市、再派人到南方销货买粮。
可这两种做法却都有着相当大的风险。
如果朝廷手里没有一支让他甚为忌惮的卫平军、又或在位的仍是那位懦弱无能的德宗皇帝,这样做自然没什么大问题;但萧琰是个强势的君王,虽然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而暂时选择了妥协,却不会容许他予取予求──如果容忍镇北军所带来的损失犹胜于兴兵将其剿灭,这位被称为中兴之主的年轻皇帝哪还有继续妥协的道理?而这,无疑是高如松无论如何都不愿见着的。
在不触及帝王底线的情况下行事,结果就是他虽仍掌控着镇北军,却无法如所期盼的那般日益壮大、直至能与朝廷抗衡……尤其萧琰对边军捞钱、筹粮的方式十分熟悉,有的是办法从各方面拿捏他、压制他。而结果,便是高如松过得一日闷上一日,心中也不免生出了「还不如奋力一试、兴许真能拿命搏个前程」的念头。
分卷阅读16
- 肉肉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