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迂回曲折的。”
卫向东半开玩笑办认真讲起哲学来。
什么意思嘛?
李江红摇头表示听不懂。
“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些你明白了吧?”卫向东笑着解释。
“那咱们到底开不开会向社员传达?”
“现在这么忙开个屁会!过几天再说!”
大队的会议精神很快被几个生产队传达下去,听说三队队长曹大荣在院场里召开全体社员大会,把那些裹了小脚走路颤巍巍的老太婆也叫到去,唾沫星乱溅讲了一大堆。
唯独四队没啥动静,这让曹明德很是恼火。
“海涛,你们四队咋不开社员大会?”曹明德质问卫海涛。
“我问过向东,他说最近队上事情实在忙不过来,农活一大堆还有缫丝厂生产任务也相当紧张,等忙完了这阵在开也来得及。“卫海涛解释道。
“这个卫向东,怎么没一点政治觉悟!海涛你分管的四队,这事到底怎么办?!”曹明德一脸严肃。
“那我过去再说说。”卫海涛只好答道。
“好,你就告诉他,如果再不开会他今年想入党就没门!”
草!
你以为你是支书啊?
也不过是个副的!
卫海涛心里暗骂一句,扭头向外走去。
卫向东正在在办公室看本月的生产账目,看到卫向东戴着草帽满头大汗推门进来,以为他查看五月份生产状况,立刻笑着招呼:“海涛哥,我正准备找你,告诉你个好消息!这个月咱们厂生丝产量比上月增加两成,达到3.1吨!”
没想到卫海涛没管这个而是批头就问:“向东,你到底开不开会?”
哦,原来是这个啊.....
“开啊,当然要开,不过你也知道现在忙的很,再过几天吧。”
“又是再过几天......曹明德说如果你再不开,今年就别想入党!”
“入党又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那要经过全村党员投票。”卫向东冷笑道。
“可是这件事你要重视,向东,你这样给别人留下印象没有政治觉悟!会给曹明德抓住小辫子的!”卫海涛一脸焦急。
看来有些事得说清楚。
“海涛哥,别急,来喝点绿豆糖水消消火。”卫向东提起茶壶给卫海涛倒了杯糖水,对方一饮而尽。
“向东,你是不是对这件事有啥想法?”卫海涛又问道。
卫向东沉吟了下问道:“海涛哥,那天大队开会是谁提出的?”
“当然是曹明德。”
卫海涛说出事情经过。
原来曹明德前天晚上在大队部值班,看到邮递员送来的报纸,突然发现那篇文章顿时如获至宝,第二天早上等卫昭贵来大队,给他看了这篇文章,要求召开生产队干部开会。
卫昭贵期初并不想开这个会,现在正是三夏大忙期间,但执拗不过曹明德,又担心给扣上不讲政治的大帽子,最后就答应了。
果然是曹明德!
想捞政治资本?
估计这次如意算盘打错了。
等卫海涛说完,卫向东轻声问道:“海涛哥,县上或者公社对此事发红头文件没?或则有什么口头指示?”
“没有。”卫海涛摇摇头。
“那就说明,这不是官方意思。”
“不对吧,这是刊登在《宁宣日报》上,这可是党报!”卫海涛反驳道。
“能上报纸,那也只能说明是一部分人的态度.......海涛哥你听到过凤阳那边的分田到户具体消息吗?”
卫海涛迟疑了下:“消息多少知道一点,有的是包产到组,有的干脆是包产到户,不过听说今年夏粮收成都比去年好。”
“这就对了嘛......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利国利民的好事为啥不那么做?!”
“可这是违反国家政策,走资本主义道路!”卫海涛情绪有些激动。
我晕......
扣这么大的帽子?
算了看卫海涛这样子思想一下子转不过弯。
卫向东决定换另一种思路。
“海涛哥,那我问你,为啥从县上到公社既没发文件,也没通知大家学习?”
“这个.....”卫海涛回答不出来。
“这足以看出县领导的态度!”
“你的意思是罗主任有可能支持包产到户?”卫海涛终于明白卫向东要表达什么。
“对!你也见过罗主任,他是那种保守的领导干部吗?否则我们能办这个缫丝厂?能多产粮食,增加社员收入,他为什么会不支持?!”
卫海涛一时语塞。
他觉得卫向东分析的有道理,可是却无法接受这个结论。
“海涛哥,我敢断定用不了多久,咱们这个地方也会实行包产到户!”卫向东说话信心十足。
因为这就是历史!
“所以说,海涛哥,你现在要考虑如果一旦真的实现包产到户,社员不再挣工分,用不着集体上工,那么作为大队、生产队这两级组织会发生什么变化?社队干部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你作为大队领导干部,要好好想想。”
卫海涛最后走了,带着满腹疑惑,今天卫向东给他说的这些对他而言冲击太大,需要好好消化。
卫向东也没难为他,当天晚上就组织队上干部和几个社员代表就在生产队会议室里念了遍报纸就匆匆了事。
这件事很快过去,没溅起一丝水花。
但卫向东知道,其实已经暗流涌动,很快就会掀起滔天巨浪。
不过这不是卫向东所关心的事,他的心思全部放在缫丝厂上。
天气越来越热,很快进入夏天,女工们打扮也变的时尚起来,好些女工都换上的确良衬衣,特别是曹晓芬,竟然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成为四队第一个买自行车的人,每天上下班都骑着,清脆的车铃铛声让人感到羡慕。
也是,六月份四队进行第二次分红,由于厂里扩大生产规模,利润翻了两翻,这次分红比上次每人分的钱更多,像曹晓芬这种家境相对比较好的,开始有余钱买以前的“奢侈品”了。
社员们的生活逐步开始好起来。
时间很快到了七月,进入盛夏天气越来越热,这天早上村子南边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原来是三队的缫丝厂正式开业。
卫向东半开玩笑办认真讲起哲学来。
什么意思嘛?
李江红摇头表示听不懂。
“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些你明白了吧?”卫向东笑着解释。
“那咱们到底开不开会向社员传达?”
“现在这么忙开个屁会!过几天再说!”
大队的会议精神很快被几个生产队传达下去,听说三队队长曹大荣在院场里召开全体社员大会,把那些裹了小脚走路颤巍巍的老太婆也叫到去,唾沫星乱溅讲了一大堆。
唯独四队没啥动静,这让曹明德很是恼火。
“海涛,你们四队咋不开社员大会?”曹明德质问卫海涛。
“我问过向东,他说最近队上事情实在忙不过来,农活一大堆还有缫丝厂生产任务也相当紧张,等忙完了这阵在开也来得及。“卫海涛解释道。
“这个卫向东,怎么没一点政治觉悟!海涛你分管的四队,这事到底怎么办?!”曹明德一脸严肃。
“那我过去再说说。”卫海涛只好答道。
“好,你就告诉他,如果再不开会他今年想入党就没门!”
草!
你以为你是支书啊?
也不过是个副的!
卫海涛心里暗骂一句,扭头向外走去。
卫向东正在在办公室看本月的生产账目,看到卫向东戴着草帽满头大汗推门进来,以为他查看五月份生产状况,立刻笑着招呼:“海涛哥,我正准备找你,告诉你个好消息!这个月咱们厂生丝产量比上月增加两成,达到3.1吨!”
没想到卫海涛没管这个而是批头就问:“向东,你到底开不开会?”
哦,原来是这个啊.....
“开啊,当然要开,不过你也知道现在忙的很,再过几天吧。”
“又是再过几天......曹明德说如果你再不开,今年就别想入党!”
“入党又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那要经过全村党员投票。”卫向东冷笑道。
“可是这件事你要重视,向东,你这样给别人留下印象没有政治觉悟!会给曹明德抓住小辫子的!”卫海涛一脸焦急。
看来有些事得说清楚。
“海涛哥,别急,来喝点绿豆糖水消消火。”卫向东提起茶壶给卫海涛倒了杯糖水,对方一饮而尽。
“向东,你是不是对这件事有啥想法?”卫海涛又问道。
卫向东沉吟了下问道:“海涛哥,那天大队开会是谁提出的?”
“当然是曹明德。”
卫海涛说出事情经过。
原来曹明德前天晚上在大队部值班,看到邮递员送来的报纸,突然发现那篇文章顿时如获至宝,第二天早上等卫昭贵来大队,给他看了这篇文章,要求召开生产队干部开会。
卫昭贵期初并不想开这个会,现在正是三夏大忙期间,但执拗不过曹明德,又担心给扣上不讲政治的大帽子,最后就答应了。
果然是曹明德!
想捞政治资本?
估计这次如意算盘打错了。
等卫海涛说完,卫向东轻声问道:“海涛哥,县上或者公社对此事发红头文件没?或则有什么口头指示?”
“没有。”卫海涛摇摇头。
“那就说明,这不是官方意思。”
“不对吧,这是刊登在《宁宣日报》上,这可是党报!”卫海涛反驳道。
“能上报纸,那也只能说明是一部分人的态度.......海涛哥你听到过凤阳那边的分田到户具体消息吗?”
卫海涛迟疑了下:“消息多少知道一点,有的是包产到组,有的干脆是包产到户,不过听说今年夏粮收成都比去年好。”
“这就对了嘛......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然利国利民的好事为啥不那么做?!”
“可这是违反国家政策,走资本主义道路!”卫海涛情绪有些激动。
我晕......
扣这么大的帽子?
算了看卫海涛这样子思想一下子转不过弯。
卫向东决定换另一种思路。
“海涛哥,那我问你,为啥从县上到公社既没发文件,也没通知大家学习?”
“这个.....”卫海涛回答不出来。
“这足以看出县领导的态度!”
“你的意思是罗主任有可能支持包产到户?”卫海涛终于明白卫向东要表达什么。
“对!你也见过罗主任,他是那种保守的领导干部吗?否则我们能办这个缫丝厂?能多产粮食,增加社员收入,他为什么会不支持?!”
卫海涛一时语塞。
他觉得卫向东分析的有道理,可是却无法接受这个结论。
“海涛哥,我敢断定用不了多久,咱们这个地方也会实行包产到户!”卫向东说话信心十足。
因为这就是历史!
“所以说,海涛哥,你现在要考虑如果一旦真的实现包产到户,社员不再挣工分,用不着集体上工,那么作为大队、生产队这两级组织会发生什么变化?社队干部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你作为大队领导干部,要好好想想。”
卫海涛最后走了,带着满腹疑惑,今天卫向东给他说的这些对他而言冲击太大,需要好好消化。
卫向东也没难为他,当天晚上就组织队上干部和几个社员代表就在生产队会议室里念了遍报纸就匆匆了事。
这件事很快过去,没溅起一丝水花。
但卫向东知道,其实已经暗流涌动,很快就会掀起滔天巨浪。
不过这不是卫向东所关心的事,他的心思全部放在缫丝厂上。
天气越来越热,很快进入夏天,女工们打扮也变的时尚起来,好些女工都换上的确良衬衣,特别是曹晓芬,竟然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成为四队第一个买自行车的人,每天上下班都骑着,清脆的车铃铛声让人感到羡慕。
也是,六月份四队进行第二次分红,由于厂里扩大生产规模,利润翻了两翻,这次分红比上次每人分的钱更多,像曹晓芬这种家境相对比较好的,开始有余钱买以前的“奢侈品”了。
社员们的生活逐步开始好起来。
时间很快到了七月,进入盛夏天气越来越热,这天早上村子南边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原来是三队的缫丝厂正式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