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孔明灯事件爆发后的第三天,中行寅带走了朝歌城中近两万晋军,并裹挟着卫国的降卒一路南下劫掠。两日后,中行寅大军在牧邑与残部汇合。有了郑国支援的粮草,北方又有范吉射死守朝歌城,稳稳拖住赵军,中行寅终于得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他一面收拢晋人流民之中的青壮来扩充军力。一面又积极的与中原诸侯小国开始联系,大有推动诸侯会盟,组织联军反攻晋国的意思。
    与此同时,诸师瑕也抵达了城濮。在姬舟的领导下,地方贵族已集结了两万兵马。卫国的军队也已开拔,正沿黄河南下。两日后,便会抵达西南边境,与牧邑的叛军隔河相望。
    在这微妙的时刻,卫国仍处在一个摇摆不定的局面。到底是与叛军开战亦或是与其结成联军?如今,为了保全戚城,谁都拿不定主意。各方势力陷入短暂的僵持之中,似乎都在积极的通过外交手段,谋求对己方利益的最大化。
    被战局裹挟的姬兰也难独善其身,不得已她选择了一条险路。少女与十数名家将离开了荧泽,踏上回归云梦的道路。她打算绕过云梦山行至最西面,偷偷潜入晋国东南的重镇——晋城。
    临行前,姬兰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少女派人向东南诸国散播子路墓冢被毁的消息,渴望借此帮到孙武并促成以齐国为首的军事会盟。另一方面,她又联络了中行寅,希望得知对方背后的靠山到底是谁?
    通过与孙武的交谈,确定了“田氏代齐”的阴谋后,她便不再认为郑国仅仅是受到齐国的指使。显而易见,叛军的身后是更为可怕的势力。或许是蛰伏多年的楚国又或许是一心逐鹿中原的越国。
    看清楚了这些,姬兰决定亲赴晋地并说服晋国公室撤军。这一大胆的想法同样是源自王诩关于“三家分晋”的言论。晋国公室目前仍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她坚信公室若被削弱,必然会有一战。而这一战或许就是营救王诩的契机。
    姬兰不想放过一丝机会,决定与晋侯姬凿见上一面。她猜测中行氏与范氏败逃后,晋公室必然会出面主持瓜分两大卿族的封邑,并且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出现在巨鹿与邯郸一带。如果事先在晋城打探消息,而后进行拦截便有可能与之见上一面。抱着这样的想法,姬兰再次回到了云梦。
    此时,戚城的命运牵动着整个战局的走向。与之有关的人物都在四处奔走。
    东边,原野上骑行的墨翟兴奋的望着远处的城池。他们终于抵达了齐国的阿城。
    西边,年迈的赵鞅在交托了军务给儿子赵无恤后,便忧心忡忡的带着五十乘兵马离开了朝歌。
    南边,偏僻的聂城,一辆华丽的马车驶出城门。悠扬的琴声回荡在这无人问津的城野小路上。矮子打着哈欠,掀开了车帘。前往商丘的旅程依旧是漫长枯燥。
    北边,戚城郊外无所事事的豫让也收到了北上的消息。他收拾好行囊,走出营帐便瞧见韩启章与魏侈两位公子早已在晨光中久候多时。
    就在这晨光与水雾交织的清晨,事件的核心人物王诩却猫在厨房内,优哉游哉的享受着烹饪的乐趣。
    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在沸水中翻腾,他迫不及待的盛了一碗。升腾的水雾伴随着大口大口的吹气声,内心对于美食的渴望似乎又到达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
    对于一个现代人而言,汤圆或许根本称不上是美食。然而,在这物质极度匮乏的古代,能七零八凑的还原出传统的节日食物,即便是有些差强人意,但精神上的满足已经让他感动的难以言表。
    “诩大哥!这又是什么好吃的?”
    “汤圆。”
    姬元如今已经是王诩的忠实粉丝外加跟班。自从放飞孔明灯的消息不胫而走后,王诩便在戚城出名了。许多百姓将他敬若神明。每日都有人围聚在府外祭拜,渴望得到王诩的庇佑。
    姬元倒没有像旁人那般迷信,只是像个小女生般单纯的崇拜着王诩。认为对方什么都懂,遇到问题也能迎刃而解。如此,女孩渐渐走出了叔父之死的阴霾,久违的安全感再次让她产生了对别人的依赖。不知不觉中,对王诩的感情加深了几分。
    此刻,她紧盯着王诩手中的木勺,不时咽下口水。
    “汤圆是什么?”
    “自然是元宵节必吃的东西了。”
    王诩随意的回答,不禁让姬元皱了皱眉。女孩喃喃道:
    “元宵节...元宵节?”
    “笨蛋!元宵节都不知道吗?每逢正月十五便要吃汤圆。此乃我华夏的习俗。”
    前些天,姬元才知晓了晋人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感觉晋国的节日真多且意义非凡,而卫国则相对比较枯燥。每年除了传统的祭祀活动,基本没有什么习俗可言。心想,这或许又是别国的节日。可经王诩这么一说,她立时便较起真来。
    “诩大哥才是笨蛋。如今是三月十五。元儿可不曾听闻华夏之民有此习俗。”
    王诩猛然意识到周历是以十一月为正月,而阴历在商朝覆灭后便不再延续使用。至于灯笼与蜡烛都不存在的周朝又何来的元宵佳节?
    他不禁被自己蠢到了。于是,傻笑着点了点头,将手中的碗递给了姬元。
    “呵呵,是我傻了。尝尝。”
    美食当前,姬元也无心多问。
    “那元儿就不客气了。”
    “呵呵,你何时客气过?”
    王诩一脸讪笑的看着女孩。对方急切的模样,让他不禁回忆起与阿季初遇时,妻子狼吞虎咽的吃相。
    “慢点吃。这里面可是加了芝麻跟饴糖,你这么个吃法是根本尝不出味道的。”
    姬元有些尴尬。于是,慢慢的咀嚼着嘴巴里的食物。不久后,女孩有些惊讶,含糊不清的问道:
    “诩大哥又在说笑。饴糖乃是祭祀之物,你从何得来?”
    王诩笑了笑,双手叉腰,得意的回道:
    “自然是无所不能的诩大哥亲手做的喽。”
    早在云梦做野宰的时候,他便在守藏馆内的古籍中看到过制作饴糖的方法。饴糖其实就是麦芽糖。古代与现代的制作方法几乎没有差别。只需将发芽的小麦切碎再与蒸煮后的糯米进行发酵,而后榨出汁水即可获取麦芽糖。
    戚城本就是商业重镇,找到些越、楚商人遗留下的糯米不足为奇。至于让小麦发芽更是轻而易举。王诩还是小学生时,便在自然课上,见老师在冬天将麦粒放在棉花中浇水。没过几天,麦子就会发芽。
    在确认过小麦发芽不会受到温度的苛刻影响后,他便在院子中随手种了些。没想到获取麦芽如此的顺利。
    “真的吗?”
    姬元扑闪着大眼睛,有些难以置信。王诩则一脸笑意望着她,似乎极其享受被人崇拜的感觉。
    “呵呵,当然是真的了。制作饴糖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姬元惊愕了半晌,也顾不得吃那汤圆,于是解释道:
    “诩大哥兴许不知这糖的重要。元儿虽贵为宗室之女,但也很少食得此物。据我所知,糖有三种,其一为蜜糖,因获取不易,故而珍贵。其二为饴糖,传闻乃周王室不传之法。周王以其赐封诸侯、祭祀神明,最为贵重。其三则是柘糖,乃是楚地所产,因楚南路途遥远,商路不同,故而极少外传。姐姐每年都会托人从楚地带些回来。不过多是馈赠朝中卿士,元儿亦是侥幸能吃到些。”
    随后,她欢喜的看向王诩,语气有些激动:
    “若诩大哥真懂得制作饴糖之法,那我们可要发大财了。”
    想来那南楚的柘糖也就是蔗糖了。适合甘蔗生长的两广地区此时还是野人聚居的烟瘴之地,所以制糖也就变得极为困难。
    饴糖的秘密无意间被揭开,王诩似乎对封建王权垄断科技的统治方式又有了新的认知。从周朝熟练的掌握青铜器的铸造开始,掠夺与奴役还处在石器时代的四夷以及野人部落便是巩固王权的方式。而如今的春秋诸国正狂热的研究铁器,何尝不是以新的科技来终结旧的统治。周朝的衰败是必然的结果,战争也的确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最佳途径。
    杞人忧天的想着这些事情,王诩的神色渐渐变得黯淡。姬元伸长手指,轻轻的戳了戳他。
    “会出去的。”
    女孩露出个天真的笑容。似是安慰的话语听得王诩心头暖暖的。他揉了揉对方的脑袋。将女孩的发丝弄得蓬乱,以此来表达一个大人不需要小孩子来关心。
    姬元不满的哼了声:
    “讨厌!”
    王诩假装没有听见,一边摸着女孩的头,一边若有所思的说着:
    “以主公的聪慧,不该想不到的。这都过去五日了,莫非孔明灯没有飞到荧泽?”
    女孩推开王诩的魔手,理了理头发,回道:
    “怎么会呢?大家都看到了孔明灯飞往南边。兴许是姐姐不在荧泽。过些时日,一定会传信来的。”
    在王诩的预想中,姬兰善于观察,总归会从坠落的孔明灯中发现燃烧过的油料痕迹。只要她尝试几次,必能看出其中的端倪。之后借着南风,控制好燃料再向戚城传信。他们便能知晓外界的情况了。
    王诩握紧拳头,满是怨念的囔囔道:
    “墨翟这家伙!”
    如果说姬兰没有察觉,他或许是将信将疑。但若是一项酷爱科学的墨子也没看出其中的奥妙,王诩打死也不会相信。那人分明就对新奇的事物毫无抵抗能力,又怎会在此时放弃钻研,无动于衷呢?
    吃过汤圆,带着各种疑问,王诩回到了书房。一路之上,姬元都在追问制作饴糖的方法。
    “为什么不能用大米亦或是其他的粮食蒸煮发酵呢?”
    “我也不知道。书中并无解释。这或许跟淀粉含量有关,你倒是可以试试看。”
    他鼓励着女孩去做尝试。感慨自己除了会背诵元素周期表,其余关于化学方面的知识早已忘得是一干二净。
    来到桌案旁坐定。整洁的书桌上摊着一张羊皮地图。上面满是记号与笔直的连线。王诩看了又看,才发现那是一张戚城东城区的地图。
    “没看出来,诩大哥还懂得绘图。”
    王诩翻了个白眼。显然是觉得这粗糙不堪的地图根本就没法称之为地图。于是,拿来了一张绵纸以及木尺、炭笔等工具,当着姬元的面开始绘制戚城的地图。
    “绘图讲究的是比例。戚城城墙四里,应是个标准的正方形。”
    他一边绘图,一边念念有词的说教。女孩听得甚是认真。目光始终离不开那把标有刻度的奇怪木尺。
    随着炭笔沿着木尺在绵纸上画出一条条直线。戚城的轮廓渐渐被勾勒出来。
    王诩的绘画技巧,她是见识过的。然而,绘制地图则不是作画那般简单。通常懂得绘图之人都会被军队想方设法的吸纳,最终培养成为斥候。
    这时的斥候属于稀缺人才,并非仅仅是打探战场情报的侦察兵。每位战绩标榜的将军,无一例外都会豢养一支由斥候组成的亲卫。他们的主要工作便是绘制地图,方便大军攻掠。
    “匠人营国,无论城邑大小皆是九经九纬。”
    周朝的城池建造都有标准的模板。不一会儿,城市的街道也被绘制而出。每条街道上都标注了名称。自城东开始,沿街的建筑也被一一署名。
    半个时辰过后,地图绘制完毕。王诩放下炭笔,满手皆是黑灰。姬元不解的问道:
    “诩大哥何故留下三处,将图详实绘出岂不更好?”
    地图绘制的精巧,然而,唯一的不足便是只有城东详细。其余的地方则是草草了事。
    “够用便可。若是将这地图全部绘出。想必阿季也不舍得在上面涂写。岂不帮了倒忙?”
    “哦?诩大哥是在帮阿季姐姐?”
    王诩笑了笑,手指在地图上城东一处馆驿附近比划了个圆圈。
    “不然,你以为是在做什么?这里,才是查案的关键。”

章节目录


上古泰皇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通话中的亮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通话中的亮哥并收藏上古泰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