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各方暗流(4)
    诸葛亮斟酌良久,缓缓说道:“看来,短时间内倒也不能惩处李定。吴国进犯当前,涪陵郡上下政局不能动荡,我们一定要保证李定的忠诚。”
    诸葛亮对着费祎笑道:“文伟,看来贤侄的提拔要等一等了。”
    费祎原本就没有往这个方面想,在费祎心中,国家得失要大于个人家族荣辱。见诸葛亮在这个时候还开玩笑,显然是心里有底,费祎瞬间觉得心里一松。
    杨仪执掌府库,最明白如今益州的空虚程度。虽然诸葛亮表现得心里有底,可杨仪却放心不下:“丞相,益州府库空虚,无力调兵。纵然那潘濬麾下只是些二流吴军,但毕竟也是正规军。只凭着涪陵郡的守备郡兵……恐怕……”
    诸葛亮拍拍杨仪的胳膊:“威公勿虑。我虽然对那李定还不甚了解,但却也知道,他不是那种随意夸口之人。当初他向我保证,在我大军北伐之际,可以镇守好汉吴边境,现在我愿意相信他。”
    杨仪大急:“丞相!涪陵郡坐拥山势,易守难攻,可一旦涪陵郡失陷,益州平原将暴露无余。届时孙权必将贪得无厌,只怕会图谋染指益州腹地!”
    费祎也极力表示反对:“丞相,纵然那李定有千般能耐,可一旦战败的代价实在太大。李定素无统兵经验,怎能委以如此重任?”
    杨仪补充道:“依我看,纵然丞相府无粮拨兵援助,也应当委任一员沙场宿将,固守待援。等丞相府征集好粮草,再发兵救援,这样方才稳妥!”
    费祎补充道:“镇军将军赵老将军(赵云)擅守,可委以大任。征西将军陈侯(陈到)也是沙场老将,可镇抚涪陵。镇北大将军魏延勇冠三军,用兵得法,亦可调任东南。大战当前,任由一黄口孺子掌兵,岂不徒惹吴人笑话!”
    杨仪在听到魏延名字时撇了撇嘴,他与魏延的不和几乎摆在了明面上。
    诸葛亮视若无睹,无奈地笑了:“我丞相府无兵能拨,纵然有良将舍身,又怎能起那无米之炊?只好相信那李定真有撒豆成兵之术,借着所谓的人民战争来打赢这一战了。”
    诸葛亮顿了顿,又道:“况且涪陵郡有降将姜维在,虽然这姜维声名不显,但却是良才璞玉。若是用他统兵伐魏,我还心怀忐忑,毕竟他是魏国来降。但若是用姜维来伐吴,我能放下心来,正可以试试这姜维成色如何。”
    杨仪和费祎对视一眼,不再反对了。诸葛亮识人之明深得众人信赖。如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人,都是诸葛亮一手提拔的新锐。很多老臣也在诸葛亮手中焕发了第二春。
    纵然任命那马谡镇守街亭,以致第一次北伐失败,也不能说那马谡不是优秀的人才。事实上,马谡是年轻一代中最优秀的文武全才,荆襄系和诸葛亮本人都属意的下一代丞相府接班人。
    只是他过早地接管了超过他水平的权力,才有街亭之败。若是慢慢锤炼,逐步成长,马谡定然是蜀汉未来的栋梁之材。
    费祎沉声道:“纵然如此,可涪陵郡地理实在是过于重要,不可轻让于人。我建议,今岁田赋加收两成,各郡立即紧急征纳粮饷。若是前线有变,也好让丞相府大军有反击之力。”
    杨仪迟疑了一下。他主管粮饷军需,比费祎更明白益州如今的经济现状。益州本来就是三国之中课税最重的国家,田赋高达六成。若是再加收两成,丞相府的军资倒是有了,可足足八成的田赋,可就是竭泽而渔了。
    诸葛亮也迟疑了。费祎的话很有道理,也是最稳妥的方案。但是一旦实行如此高的田赋,益州将会民不聊生。
    去岁刚刚大涝,朝廷勒紧裤腰带支持北伐,坚持不降赋也就算了。若是灾年之后,还要给农民加赋,那可真是虎狼之治了。天灾在前,加赋在后,益州若是再想恢复元气,只怕还得十年。
    诸葛亮还能有几个十年啊?
    费祎见二人沉默,咬咬牙说道:“丞相,我并非不知民间疾苦,可大汉危机当前,若是不行此策,只怕有倾覆之危。各郡县官员好生晓喻,相信大汉子民也都能理解国家危难……”
    费祎顿了顿,自欺欺人地说道:“且待日后兴复汉室,一统中原,再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也不迟。”
    杨仪也咬咬牙:“丞相,文伟此言甚是。虽说民生困难,可若是让吴军打进益州,难保他们不会烧杀抢掠,给益州人带来更大的灾难。我同意文伟的说法,加征赋税,无论如何,也要保证边境不失。”
    诸葛亮沉思良久,艰难地缓缓问道:“若是加征赋税,欲要凑齐两万军队开拨之粮饷,要等待多长时间?”
    杨仪深深一躬:“要征得两万军队速战速决之粮饷,最短也需一个半月。要是前线打成了僵持战、消耗战,则再怎么勉力维持,也只能坚持半年时间。”
    诸葛亮眉毛紧缩,他突然对自己执意北伐有了些许悔意。谁能想到,自己面临着如此困境,区区两万二流吴军就能让国库空虚的自己面临亡国之危?
    杨仪见了诸葛亮的神色,略一思忖,便明白了诸葛亮所想。他赶忙补充道:“丞相勿忧,我军补给线远远短于吴军,潘濬的军队也坚持不了多久的。”
    诸葛亮缓缓点头,思路清晰起来:“吴国也刚刚北伐回来,纵然孙权比益州宽趁些许,国库也不会有太多的存粮。我们无法坚持,吴军远道而来,想必更难坚持。”
    费祎也道:“建业同样无力分拨粮饷给与潘濬,潘濬的两万兵所用的粮饷,充其量也就是他自己的边军囤积的些许军粮罢了。据我估计,他的军粮,也就堪堪支持征伐一个月罢了。”
    诸葛亮总结道:“只要李定和姜维坚持一个月,潘濬就不得不退兵,这场防卫战我们就赢了!”
    杨仪和费祎一齐躬身:“丞相英明!”
    诸葛亮道:“纵然如此,也要做万全准备。威公,你立刻组织征集粮饷,不管再怎么困难,在半个月之内,我要有支持五千援兵开拨涪陵的粮饷!”
    【作者题外话】:发晚啦,大家见谅!晚上还有一更!大家把银票刷一刷呀!

章节目录


赤色三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小彭同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彭同志并收藏赤色三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