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的内侍监副总管松下花柳混在太监群中,被其他的小太监指认出来,牧淳风让人严刑逼供,松下花柳熬不住酷刑,终于招出了明仁天皇等人的下落。
皇宫内挖掘有通往皇宫外的地道,太平宫内就有一条,当时,明仁天皇带着皇后众妃就躲在太平宫内,太平宫随后被落下的大片炮弹给轰塌了。
为防止明仁天皇逃脱,牧淳风急令士兵把守城内各条交通要道,严格盘查过往之人,没有他的令牌,任何人都不许出城。
几百倭寇战俘被驱赶到太平宫清理废墟,找寻地道入道。
清理过程中,在废墟底下挖出三十几具尸体,从尸体身上的衣物可辩认出大多是负责守护皇宫的羽林卫,还有一些太监宫女。
在军刺的威逼下,这几百倭寇战俘不得不卖力的干活,很快就把若大一个太平宫清理好,随后,暗道入口被发现。
明仁天皇的身边肯定有不少禁卫,长枪在地道里使用不方便,牧淳风命令已配备左轮短枪的师属侦察连进入地道搜索。
近战,短枪灵活方便,且又是六连发,占了极大的便宜,而倭寇的前膛式遂发枪射出一弹后,就得装填弹药,先天上吃了大亏。
师属侦察连一排的士兵先进了地道,没过多久,里边就传来砰砰的枪声,还有轰天雷的剧烈爆炸声,整个大地都摇晃起来。
牧淳风笑了,地道里发生激战,说明明仁天皇等人并没有能够成功逃走,可能是出口被倒塌的建筑物封堵住了,全被困在地道里。
约模半柱香的功夫,地道口有侦察一排的士兵把受伤的战友拖出来,他们是走在最前面的士兵,受到倭寇的袭击,二死三伤。
激烈的枪战终于平息,三十几个倭寇禁卫全被击杀,明仁天皇和皇后及十几个妃子战战兢兢的从地道里爬了出来,一个个的脸上、身上都沾满了污泥,显得狼狈不堪。
侦察一排的士兵把地道里的尸体全拖出来,有士兵沿暗道继续向前搜索,确如牧淳风所猜测的那样,两个出口都设在皇宫外的民宅里,因为巷战,这两间民宅都被榴弹炮轰击倒塌,把出口给堵住了。
入口和出口都被封死,躲藏在地道里的明仁天皇等人没有窒息死亡,已算是奇迹。
确认是明仁天皇及皇后之后,牧淳风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对明仁天皇没有半点兴趣,目光在皇后和一众皇妃的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停留在一个穿着淡兰色和服的年青皇妃身上。
他一使眼色,身边的亲卫立刻上前,把那名年青漂亮的皇妃抓住。
那名皇妃吓得俏面惨白,叽哩咕噜的说着让人听不懂的鸟语,但从她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她很恐惧,似乎在哀求明仁天皇求她。
这名皇妃被牧淳风的亲兵强行裹上黑色的披风,然后带走。
牧淳风颇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他近期表现得有些好色,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统率第一集团军群,征伐金帝国,随后又征伐楚、燕帝国,战功显赫,官职已晋升至帝国大元帅,忠勇侯,再往上升就是公爵了。
所谓功高震主,牧淳风深知这一点,帝国几大主力集团军群的统帅们也知道这一点,所以,都不约而同的自污,就象他好色,宫棠枫好赌,郑之侠贪财,唯有自污形象,表露出弱点,皇上才不会对他们猜忌。
当然,牧氏几代单传,想要发芽开枝,壮大牧氏一族,必须得多纳小妾,多生儿子,这也是牧淳风的小心思之一。
反正,这些异国皇妃的命运肯定很悲惨,看上眼的,不如占为已有,公私两便,省钱又能让皇上安心,何乐而不为之?
倭寇的皇后突然大声说着话,看她脸上的表情,显然是对明仁天皇的胆小很不满,她越众而出,叽哩咕噜的对牧淳风说着倭语。
通译连忙翻译,倭寇皇后的意思是天皇愿意投降,要求善待,刚才把百合子皇妃带走,是什么意思?
牧淳风不免好奇的扫了这个叫秋野庆子的倭寇皇后几眼,这个老女人颇有几分的胆识,比起吓得浑身直打颤,脸色惨白,只会缩在女人身后的明仁天皇强多了。
秋野庆子的姿容只能算是中等,而且,年纪比明仁天皇还大,能坐上皇后的位子,估计是秋野家族庞大势力的原因吧?
不管这个秋野庆子皇后有多大的才干,终归难逃一死,皇上可是在信里说得很清楚了,他若不执行,那就是抗旨,要掉脑袋的。
牧淳风低声对身边的一名校级军官吩咐了一通,然后在亲卫队和警卫连的簇拥下离开。
那名校级军官一声令下,手下士兵立刻一拥而上,把明仁天皇和秋野庆子皇后在内的所有人按倒在地上,用军刺刺入他们的咽喉要害或心口,然后把尸体全扔进地道里,再把用泥土把地道填上。
在几百倭寇战俘清理太平宫,发现地道入口之后,牧淳风就让人把这些战俘押走,四周布置重兵,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准靠近,违者格杀勿论。
倭寇的天皇虽然没有半点实权,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但却是所有倭人的精神象征,叶大天子想要一帆风顺的统治炎日帝国,就只能悄悄的把天皇给处决了。
悄然处决倭寇的天皇和皇后之后,牧淳风派出军队四处搜捕,对外声张明仁天皇、秋野庆子皇后已经潜逃。
帝国军完全占领了东京皇城后,牧淳风下令进行所谓的大清洗,所有皇族成员、绝大半倭寇的文臣武将,从人间蒸发,象秋野、吉田这一类的世家大族,更是被抄家灭族,财产充公,大街上到处是帝国士兵,偶尔有枪声响起,有倭人被射杀。
帝国士兵按花名册挨家挨户搜查,清点人数,但凡莫明奇妙多出的人丁,直接被拿下审讯,大多被射杀,一些倭人贫民因语言不通等原因,被帝国士兵当成是想抄家伙顽抗,直接开枪射杀,整个东京皇城到处是血雨腥风,人心惶惶。
皇宫内挖掘有通往皇宫外的地道,太平宫内就有一条,当时,明仁天皇带着皇后众妃就躲在太平宫内,太平宫随后被落下的大片炮弹给轰塌了。
为防止明仁天皇逃脱,牧淳风急令士兵把守城内各条交通要道,严格盘查过往之人,没有他的令牌,任何人都不许出城。
几百倭寇战俘被驱赶到太平宫清理废墟,找寻地道入道。
清理过程中,在废墟底下挖出三十几具尸体,从尸体身上的衣物可辩认出大多是负责守护皇宫的羽林卫,还有一些太监宫女。
在军刺的威逼下,这几百倭寇战俘不得不卖力的干活,很快就把若大一个太平宫清理好,随后,暗道入口被发现。
明仁天皇的身边肯定有不少禁卫,长枪在地道里使用不方便,牧淳风命令已配备左轮短枪的师属侦察连进入地道搜索。
近战,短枪灵活方便,且又是六连发,占了极大的便宜,而倭寇的前膛式遂发枪射出一弹后,就得装填弹药,先天上吃了大亏。
师属侦察连一排的士兵先进了地道,没过多久,里边就传来砰砰的枪声,还有轰天雷的剧烈爆炸声,整个大地都摇晃起来。
牧淳风笑了,地道里发生激战,说明明仁天皇等人并没有能够成功逃走,可能是出口被倒塌的建筑物封堵住了,全被困在地道里。
约模半柱香的功夫,地道口有侦察一排的士兵把受伤的战友拖出来,他们是走在最前面的士兵,受到倭寇的袭击,二死三伤。
激烈的枪战终于平息,三十几个倭寇禁卫全被击杀,明仁天皇和皇后及十几个妃子战战兢兢的从地道里爬了出来,一个个的脸上、身上都沾满了污泥,显得狼狈不堪。
侦察一排的士兵把地道里的尸体全拖出来,有士兵沿暗道继续向前搜索,确如牧淳风所猜测的那样,两个出口都设在皇宫外的民宅里,因为巷战,这两间民宅都被榴弹炮轰击倒塌,把出口给堵住了。
入口和出口都被封死,躲藏在地道里的明仁天皇等人没有窒息死亡,已算是奇迹。
确认是明仁天皇及皇后之后,牧淳风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对明仁天皇没有半点兴趣,目光在皇后和一众皇妃的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停留在一个穿着淡兰色和服的年青皇妃身上。
他一使眼色,身边的亲卫立刻上前,把那名年青漂亮的皇妃抓住。
那名皇妃吓得俏面惨白,叽哩咕噜的说着让人听不懂的鸟语,但从她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她很恐惧,似乎在哀求明仁天皇求她。
这名皇妃被牧淳风的亲兵强行裹上黑色的披风,然后带走。
牧淳风颇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他近期表现得有些好色,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统率第一集团军群,征伐金帝国,随后又征伐楚、燕帝国,战功显赫,官职已晋升至帝国大元帅,忠勇侯,再往上升就是公爵了。
所谓功高震主,牧淳风深知这一点,帝国几大主力集团军群的统帅们也知道这一点,所以,都不约而同的自污,就象他好色,宫棠枫好赌,郑之侠贪财,唯有自污形象,表露出弱点,皇上才不会对他们猜忌。
当然,牧氏几代单传,想要发芽开枝,壮大牧氏一族,必须得多纳小妾,多生儿子,这也是牧淳风的小心思之一。
反正,这些异国皇妃的命运肯定很悲惨,看上眼的,不如占为已有,公私两便,省钱又能让皇上安心,何乐而不为之?
倭寇的皇后突然大声说着话,看她脸上的表情,显然是对明仁天皇的胆小很不满,她越众而出,叽哩咕噜的对牧淳风说着倭语。
通译连忙翻译,倭寇皇后的意思是天皇愿意投降,要求善待,刚才把百合子皇妃带走,是什么意思?
牧淳风不免好奇的扫了这个叫秋野庆子的倭寇皇后几眼,这个老女人颇有几分的胆识,比起吓得浑身直打颤,脸色惨白,只会缩在女人身后的明仁天皇强多了。
秋野庆子的姿容只能算是中等,而且,年纪比明仁天皇还大,能坐上皇后的位子,估计是秋野家族庞大势力的原因吧?
不管这个秋野庆子皇后有多大的才干,终归难逃一死,皇上可是在信里说得很清楚了,他若不执行,那就是抗旨,要掉脑袋的。
牧淳风低声对身边的一名校级军官吩咐了一通,然后在亲卫队和警卫连的簇拥下离开。
那名校级军官一声令下,手下士兵立刻一拥而上,把明仁天皇和秋野庆子皇后在内的所有人按倒在地上,用军刺刺入他们的咽喉要害或心口,然后把尸体全扔进地道里,再把用泥土把地道填上。
在几百倭寇战俘清理太平宫,发现地道入口之后,牧淳风就让人把这些战俘押走,四周布置重兵,没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准靠近,违者格杀勿论。
倭寇的天皇虽然没有半点实权,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但却是所有倭人的精神象征,叶大天子想要一帆风顺的统治炎日帝国,就只能悄悄的把天皇给处决了。
悄然处决倭寇的天皇和皇后之后,牧淳风派出军队四处搜捕,对外声张明仁天皇、秋野庆子皇后已经潜逃。
帝国军完全占领了东京皇城后,牧淳风下令进行所谓的大清洗,所有皇族成员、绝大半倭寇的文臣武将,从人间蒸发,象秋野、吉田这一类的世家大族,更是被抄家灭族,财产充公,大街上到处是帝国士兵,偶尔有枪声响起,有倭人被射杀。
帝国士兵按花名册挨家挨户搜查,清点人数,但凡莫明奇妙多出的人丁,直接被拿下审讯,大多被射杀,一些倭人贫民因语言不通等原因,被帝国士兵当成是想抄家伙顽抗,直接开枪射杀,整个东京皇城到处是血雨腥风,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