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没想到皇帝会发如此大的火,这是皇帝将朝政交给内阁之后,首次这样言辞犀利的干涉内阁行政,可是内阁诸臣也没有办法,这些新科进士每天学的就是这些东西,一天的庶务都没有接触过,如何能懂庶务。
    内阁首辅杨士奇只能硬着头皮替这些新科进士解释,这些新科进士大都要在吏部观政半年以上才可以正式授官,有这半年的学习,他们到了地方上一定能够快速掌握地方行政,为陛下牧守一方。
    朱瞻基对这些人已经不抱希望,指望这些人放下身段去认真思考如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那就是缘木求鱼。
    就让他们再做几年大老爷吧,等自己的人才培养出来,就是这些人被扫进垃圾堆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唐三任与王二的奏疏送到了朱瞻基额案头,看到两人的奏疏,让朱瞻基眼前一亮,二人的奏疏与自己长久以来的想法不谋而合,现在朝廷资金困难,整个国家还是一盘散沙,还无法做到实现全国都能让适龄儿童进入学堂读书,可是局部地区有条件的地区完全可以提前试行啊!
    唐三任与王二的想法很好,也不知道这是谁提出来的主意,不过完全可以进行试点运行。
    朱瞻基提笔在纸上写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观二位爱卿联署只奏疏,朕心甚慰。当立刻予以筹划执行,尽快做出预算,此预算朕內帑出帑金三成,其余七成由地方官府筹集,地方官府不得以教育为名搜刮百姓,资金问题着从地方商税中拨付。”
    写完意见,将意见贴在奏疏中,交由通政司快速发往房山。
    唐三任没想到皇帝对这件事这么重视,不但同意了试行全部适龄儿童读书,而且还要给拨款预算的三成。这对地方来说已经是最大的支持,这三成的资金完全可以支撑起校舍的建设。
    唐三任将已经回家的王二再次请到州衙,与他一起商量。
    唐三任见了王二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陛下已经批准了你我联名上奏的奏疏,而且还是大力支持,甚至给了预算三成的拨款。你小子可以啊,难怪这么快就从一个小兵升到了五品官,即将出任天津海关的关长。就凭着你这敏锐的嗅觉,你小子前途无量啊!”
    “唐明府谬赞了,晚辈不过是将自己的一点私心放大了一些而已,若不是兄长家的两个孩子没有地方读书也想不起来这事。”
    “不要谦虚,今天把你请来不是听你自谦的,既然你想到了教育问题,那么你觉得我们这个教育该怎么办?”
    “怎么办晚辈还没想好,但是绝对不能教出一堆只知道四书五经的书呆子,我们要以培养经世济用的人才为目的。以前陛下就经常在军营给我等授课,多是讲一些数术、天文、地理的知识。
    顺带还会讲一些风土人情,以及社会结构,并且更是直言不讳的说我大明百姓困顿与没有文化知识有直接的关系,就连种田有文化的人也比没文化的人更会种田。
    这也是陛下一直看不起儒生的原因之一,在陛下看来儒生讲的道理放到四海皆准,可是偏偏儒生太会讲道理了,讲完了道理接下来该干什么他们就不知道了。
    你让一个进士出身的知县给你讲微言大义,如何忠孝仁义,他能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给你讲个没完,可是你要问他如何让之下百姓过上好日子,官府的财政收入与日俱增。
    他们就只能泛泛而谈,说话空洞而苍白,总结起来就是嘴炮无敌,胸无一策!就算如此也是眼高于顶,常常指点江山,似乎只要朝廷将他们升入内阁,立刻就能打造出一个盛世来。”
    “王二,你跟着陛下别学没学会不知道,这贬损儒生的论调倒是与陛下一模一样。你可别忘了,我也是儒学出身!”听了王二的话,唐三任不由苦笑道。
    “唐明府,晚辈可没有说您的意思,您跟那些人不一样,您学的是经世济用之学,是我王二的楷模。”
    “你不用拍我马屁,我也对儒生没有好感,不然也不会半路弃儒学实学。最无奈的是大明以儒治国,只有学儒才能做官,不改变做官的途径,儒家的地位就无法改变。
    你我在这里说这些没有用,这些庙堂上的事还是让陛下头痛去吧,我们做好陛下交代的事才是正经。你觉得我们该如何入手,男童还好说,尤其是女童,一般人家是不愿意自家的女儿出来读书的,如何才能让百姓心甘情愿的将自家的孩子送入学堂?”
    “明府过过挨饿的日子吗?每天什么都不想,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够放开肚子随便吃顿饱饭,吃饱饭就是老百姓最大的愿望。房山百姓吃饱饭才有几年,挨饿的经历还历历在目。
    若是明府发出所有孩童入学读书,学堂免费管一顿午饭,您说老百姓会不会争着抢着将自家的孩子送进学堂?
    而且百姓还是盲从的,若是我们开始不执行全部入学的标准,一开始只针对军队家属或者是养鸭户的子弟进行招生,其他百姓见到这些百姓的子弟进入学堂读书,还能在学堂白吃一顿晚饭,他们就会嫉妒,就会不平衡。
    到时候的怎么操作那就是明府的事了,明府肯定比晚辈更懂人心。”
    “哈!哈!哈!”唐三任哈哈大笑:“你这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啊,这样做有可能会让百姓将孩子送进学堂,但是女童的入学率还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明府着相了,何必纠结于所有的女童都入学呢?只要我们让女童入学的大门敞开着,只要未来女子的地位逐步提高,女童的入学率就会逐步提高,与其强调女子的入学率不如强调女子自强自立,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只有女子与男子没有人身依附关系,才能有更独立的人格,陛下曾经给我等授课时说过‘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女子不自强就算都入学读书,也一样不能摆脱地位低下的命运。”

章节目录


宣德大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半老夫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半老夫子并收藏宣德大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