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召集真定府的同知、通判等官员座谈,完事后回到张泰征的值房,发现张泰征正自闭目养神。
    刚才座谈持续了一个多时辰,王安觉得足够张泰征冷静。
    所以上去直问道:“感觉如何?这件事儿你想明白了没有?”
    张泰征坐直身子,冲王安点了点头道:“嗯,已经想明白了。”
    “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抗,忍。”张泰征冷静地回道。
    “这就对了嘛。”王安一拍手,“一定要抗住忍住才能看到光明,同时不会辜负万岁爷与皇后娘娘对你的期望。”
    “王公公说得对,其实我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张泰征喃喃地道。
    “你想明白了就好,不然真是枉费我刚才一番口舌。”王安咧嘴一笑,道,“万岁爷想要改革,什么事儿不能成?到时候你就是开路先锋了。”
    “刚才王公公与他们说了什么?”
    “当然警告他们不要瞎起哄,否则我有的是办法让他们闭嘴。”
    “王公公不是威胁他们?”
    “这不是你关心的问题,对识趣的人我自然知道好说,可若不识趣,就别怪我不客气,改革是万岁爷的意向,有敢挡路者,后果自负。”
    “王公公小小年纪竟有如此魄力,真是佩服佩服!”张泰征拱手道。
    “你也别抬举我了,只是为万岁爷办事儿,我尽心尽力而已。”
    “希望你也一样。”王安又补充一句。
    “我的表现是不是让王公公失望?”张泰征忽然抬眸认真地问道。
    “你指什么?”
    “就是害怕,承受不住这大压力,然后茶饭不思,还坐地上哭泣……”
    “摊上这么大的事儿,害怕,有压力情理之中,不过像孩子一样哭泣,这确实没想到。”王安如实回答。
    “让王公公见笑了。”张泰征有点不好意思,垂头微微叹了口气。
    “小小迷失正常,知道回头就好。既然你已经想通了,我也该回去。”
    “王公公这么急?不逗留两日?”
    “哪有时间逗留?万岁爷出征,两宫太后娘娘、皇后娘娘都要照看孩子,宫里事儿多着呢。”
    说着,王安不禁又想起皇上“注意后三宫安全”的提醒。
    必须尽快赶回去。
    所以办完该办的事,王安一刻都不敢耽搁,马不停蹄往回赶。
    此时,正是大夏天,天气异常的炎热,没有风,没有雨。
    虽然骑马疾驰而行能感觉到呼呼的风声,但人马都热得受不了,跑一阵子就得在树荫下歇息片刻。
    忽然“轰隆隆”的响起了旱天雷。
    这种天气倒也不奇怪。
    如此炎热,地面又干又燥,王安还盼着赶紧下一场雨呢。
    然而,或许由于天气实在太热,也看不到雨水降落地面。
    真个是干打雷不下雨。
    王安接着赶路,说服张泰征也不算费劲,回去可以与皇后交代了。
    这一趟很累,但应该没有白跑。
    感觉张泰征抗压能力是差了些,或许与他家境有关,其实他爹张四维的抗压能力也不怎么样。
    比起张居正与徐阶等阁臣,张四维身上缺乏一股韧劲儿。
    但张泰征既然已经想通了,就肯定能抗、能忍一阵子。
    忽然又是一声惊雷,“轰”的一声,吓得王安浑身一哆嗦。
    马儿跟着也是昂首一声嘶鸣。
    王安眼皮子顿时直跳,感觉心跳陡然间也加快了。
    “他娘的,什么鬼天气!”王安气愤地对天骂了一句。
    “轰——”接着又是一声惊雷。
    因为白天看不到雨水,只闻雷声也看不到闪电。
    可到傍晚就不一样了,又是闪电又是惊雷,一阵接着一阵。
    王安感觉十分诡异,他眼皮子又直跳不停,是不是要出事儿的节奏?
    饿了也顾不得吃饭,累了也顾不得休息,口干舌燥却也只顾催马前进,他恨不得即刻飞回紫禁城才好。
    ……
    而此时此刻的紫禁城人声嘈杂,公公、宫女、侍卫们奔走相告。
    紫禁城的上空浓烟滚滚。
    就在刚才傍晚时分,几道闪电惊雷破空而至,乾清宫瞬间着火。
    吓得值守的近侍宫女们尖叫连连。
    好在李太后与郑皇后加派了近侍值守,才让损失减小仅限于乾清宫,而没有波及到交泰殿与坤宁宫。
    乾清宫的火尽管最后被扑灭了,但里头已经烧得不像样子,乌黑一片。
    紫禁城着火不是第一次。
    在永乐皇帝与嘉靖皇帝执政期间都着过火,而且烧毁的宫殿更多。
    这次若非提前有所提防,尽管李太后与郑皇后,包括王安,也不知道到底提防什么,但加派了人手值守。
    这次着火的具体原因尚未来得及追查,但有几个现实的确容易引发火灾。
    第一紫禁城多以木头结构为主,经年累月,干燥得不行,容易起火。
    第二个因素常被忽略。宫里建筑用的木头为了防止虫蛀和腐朽,一般要干燥后用桐油浸泡一段时间,和当时造船的工序一样,然后刷上大漆(这是天然漆,有毒,但刷在木制品上长期不受腐蚀)。这些工序具有耐腐蚀抗虫蛀,使木制品的生命周期增长。但是这些木质结构宫殿群等于是油木一体,当然容易着火了,且不易扑灭。
    还有防火措施也不到位,既没有避雷装置,也没有防火墙,盛水的大水缸供水也不足等等原因……
    所以在有明一朝,紫禁城里的宫殿着火,不是一次两次。
    相比较而言,这次的损失最小。
    乾清宫着火的当晚,李太后与陈太后都不禁诧异地道:
    “难道这才是镠儿提醒我们需要提防的地方?安全问题。”
    “可他到底知不知道提防火灾?倘若知道,该明确告知啊!”
    “……”
    而郑妙谨十分敏感地感觉不妙,刚立太子不久,让她代太子听政,其实她就决定过一件事,那就是同意张泰征不必辞官回家守制三年。
    不知遭遇多少朝臣反对,连首辅申时行都被弹劾攻击了。
    结果乾清宫着火……这种事儿,朝臣最喜欢联想了。
    想当初永乐皇帝时着火,当时朱棣和大臣们心里都认为这是天谴,因为他的皇位是抢夺而来的,不符合正统。
    也有人认为朱棣强行迁都北京,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得罪了不少人。好多人认为这是不详事件,甚至一度都有朝臣建议重新迁都回南京算了。
    后来,嘉靖皇帝执政时又着火,不仅朝臣,就连嘉靖皇帝自己对这样的天灾都有想法。
    第一,嘉靖皇帝是因为正德皇帝没有后代,兄终弟及才做了皇帝。关键是他为了让自己的父母追谥为太上皇(这样不符合明朝的宗法礼制)和大臣们对干了好几年,最终在严嵩的帮助下才算成功,他一直信任严嵩,迫害了好多忠良,这有违天和。
    第二,嘉靖皇帝笃信道教,这样的天谴事件,肯定影响了所谓的“道心”,故而,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上天对嘉靖皇帝的惩戒。
    而这次火灾,竟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降临,又不知道朝臣会怎么说呢?朝臣可会找联系了。
    冯保也着急,着火的当晚,他整晚没睡,就担心有人居心叵测。
    所以第二天一大清早,他就赶往坤宁宫,要与郑妙谨合计合计,接下来肯定有人兴风作浪,该如何应付。
    ……
    。

章节目录


不负大明不负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十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光并收藏不负大明不负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