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郑氏父子离开,陈太后重新回到郑妙谨身边。
    见她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禁心疼地问道:
    “与你爹他们闹不愉快了?”
    “哎,知道他们来就没什么好事。”郑妙谨微微叹了口气。
    “镠儿也是,何必做得如此绝情!”陈太后感慨以安慰郑妙谨。
    “母后,改革本当彻底,倘若因为某些人有厉害关系而包庇或徇私情,那效果岂不是要大打折扣?”
    “你说得对!”陈太后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暗自感叹以郑妙谨的魄力,比起当初的李太后有过之而无不及。
    至少在处理这件事上,李太后就没有这个魄力。想当初张居正刚坐上首辅的位子时,因财政紧张不得不以胡椒苏木折俸,李伟与许从诚跳出来闹腾,李太后就因为担心皇亲国戚受委屈,最后让这一政策不疾而终。
    后来又是因为她爹李伟,承办制作北方守关将士的棉衣,结果她爹为了贪图钱财克扣大部分资金,逼得承接此项工作的制作团队不得不用劣质棉衣,以致于当年戚继光部下的士兵,守长城时冻死了十几个,戚继光跑到张居正面前告状,李太后又护着她爹,这事儿最后也是不了了之。
    而反观此时的郑妙谨,显然没有顾及私情,还主动要求裁汰她爹与哥,给朱翊镠减少阻力。
    当她爹与哥跑来找她理论时,也没有给好脸色。虽然陈太后刚才没有刻意去听到底说什么,但郑妙谨与她爹争执的声音还是收入耳底。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似乎郑妙谨比李太后更识大体。
    这是给陈太后最直观的感受。
    “母后,不说这些糟心事儿了。”郑妙谨言笑晏晏地道。
    “万一你爹与哥还要闹怎么办?”陈太后不禁又担忧地问了一句,因为想到李太后的父亲李伟,不就演了几次“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好戏吗?如果郑承宪也是这样一个人,该如何应对?
    “让他们闹去,不用理会,也不用紧张,就像有的孩子哭一样,越是哄越是显得紧张,他们会哭得越厉害,不用搭理,自然知道停下来。”
    “有道理。”陈太后又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还是由此想到李太后,想着,之所以李伟生前不断闹腾,李太后看似厌烦,有时候也会责斥。
    但每次同样表达了自己的关切、在意、紧张之情,才使得李伟觉得自己有闹腾的资本。倘若一开始就像郑妙谨这样“绝情”,想必李伟也不会发展成后来的那个样子。
    这与孩子摔跤的道理一样,第一次跌倒哭了扶他起来,好,若第二次、第三次跌倒,只要一哭就去扶,那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一个习惯,跌倒不扶他起立就一直哭。
    可以说这或许是出于一种善良或者爱,但却不见得就是好。
    任何事都有双面性。
    两相比较,陈太后似乎更倾向于郑妙谨的处事方式与逻辑。
    很欣慰,也惭愧,因为她的家人虽然不及李太后家人显赫,多年来也因为她享受了朝廷的各种优待。
    “母后,说说另一件事吧。”郑妙谨还惦记着冯保的提醒。
    “什么?”
    “再过十几天就是泰和元年了,母后说届时皇上在皇极殿诏告天下时穿什么衣服?南京织造局那边今年被皇上取消没有制作龙衣呢。”
    “这事儿我知道。”陈太后道,“也不知镠儿是怎么想的。”
    “这件事他一直很神秘。”
    “连你也没说?”陈太后有几分讶然。
    “嗯,他一直只说心里有数,可正如冯公公所言,并未见他采取任何行动。”
    “你是想让母后问一问吗?”陈太后心领神会地笑了笑。
    郑妙谨莞尔一笑,道:“我想母后问他,他断不敢敷衍吧?”
    陈太后回之一笑,如是般道:“其实你问,他也不会敷衍,或许只想到时候给你、给天下人一个惊喜。”
    郑妙谨又不禁笑了笑,带着两分娇气道:“可我依然还是想知道呢。”
    “好好好,待母后今晚问问他。”
    ……
    而此时的南京城,各大小衙门已经沸腾成一锅粥了。
    京察评估结果出来了,被裁汰的官员将近五分之四。
    除了兵部、户部等几个显要的部分外,其他衙门几乎是除了堂官等几个负责人,全给裁汰下去了。
    尽管当初有少数先知先觉的官员倒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可也没料到动作竟是如此之大,五分之四……
    那南京这些衙门还必要保留吗?伴随着裁汰官员的是精简机构,是不是意味着许多衙门也要被裁撤?
    一时间,烽烟四起。
    “为什么这次京察要裁汰那么多人?”
    “陛下到底要干什么?”
    “是要连各衙门也一并裁撤了吗?还是要另起炉灶?”
    “哎呀,我的银子啊!”
    “……”
    曾经贿赂冯保的那些官员好多都抱头痛哭,心疼自己的银子打了水漂,也有痛骂冯保黑心不讲仁义道德的,居然收了礼却不办事儿……
    不过有再多的不解与疑虑,京察的结果也已成定局不可更改,被裁汰就是被裁汰了,哭没用骂也没用。
    唯一让他们感到有一丝安慰的地方就是,如同北京官员一样,多领了三个月的俸禄,还有年终奖。
    此刻的王承勋还是南京守备,而田义也依然还是南京副守备兼南京司礼监掌印。他们在默默地关注着南京官员的动态,同时思虑着南京在即将来临的泰和元年以何种姿态发展,接下来南京留都很快就要被裁撤……
    相比较守备王承勋,田义似乎更为忧虑。因为南京这边的内廷官员几乎全部被裁汰,连二十四监局掌印都有被裁汰的,那显而易见,等于是南京这边的内廷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只等着陛下吩咐他们何去何从……
    两个明确知道留都南京将被裁撤消息的人坐到一起。
    似乎有着说不完的话题,但又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还是王承勋先开口打破宁静:“依目前的形势,我看田公公在泰和元年将会被陛下召回京师啊!”
    “哎,谁知道呢?如今一个个人心惶惶!”田义深深叹了口气。
    “其实陛下的目标倒也明确,无非是要裁撤留都,减少人浮于事的官员与冗余机构,以减轻国家的负担。只是如此大刀阔斧,南京这边的官员有点受不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啊!”
    “那有什么办法,北京那边的官员都被裁汰五分之一,南京这边的官员多是闲职,可不得五分之四?”
    “被裁汰下来的内廷官员,陛下是如何安排的?”王承勋问。
    “这个倒与北京那边的一样。”田义回道,“以自愿为原则,想离开的随便,想留下来的可以回北京加入兴农集团,待遇也与北京那边一样。”
    “哦,这还好,不至于引发动荡。外廷的官员炸开了锅,我还真担心有人趁浑水摸鱼制造事端呢。”
    “王大人多虑了,我想不会,年底将至,泰和元年即将到来,想必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没人敢造次。”
    “但愿如此吧!”
    “只是冯公公……”说起冯保,田义不禁摇头叹息,“他明知万岁爷要裁撤南京裁汰南京那么多官员,却还要疯狂地收礼,让那些送了礼结果却依然被裁汰的官员心里怎么想?”
    因为还不知道冯保乃奉旨行事,所以王承勋也只能跟着叹气,感觉冯保这步棋倒像是他一贯的风格,但毋庸置疑这也是很臭的一步棋。
    ……
    江陵城的朱氏集团也沸腾起来,领年终奖的时候又到了。
    如今,在王衡、张静修与胡逸仙的共同努力下,朱氏集团的员工,已经发展到了五百多人,而且整个集团的年总收入还很可观。
    领导高兴,员工也高兴。
    有些优秀员工因工作突出,年终奖都已经到了三位数。
    这对于原本穷逼的他们而言,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
    朱氏集团的业务,依然还是那三大板块儿,但现在,无疑越做越大,越做越精了。这时代能养活五百多人,怎么说也是一个大奇迹。
    王衡脑子本就聪明,已经将朱氏集团所有一切业务都学会了。
    而张静修情绪也已经稳定下来,秦涵茜成功怀上第二胎。
    那依据朱翊镠的指示,待明年泰和元年中途,他就要回京了。
    重新将江陵城这边的朱氏集团交到张静修手里,而他回北京开创属于他管理的朱氏集团北京部。
    届时胡逸仙也将跟随王衡回京。
    那江陵城这边的朱氏集团就真的由张静修一个人全权打理了。
    好在现在都已经规模化制度化,这里每位员工知道都自己每天干什么,职责是什么,管理起来也不难。
    依照朱翊镠的指示,朱氏集团发完年终奖后,还组织了一次年会。
    会上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使得员工们的凝聚力与归属感更强,也更以成为朱氏集团的一份子而感到骄傲。
    王衡将这一切经验都铭记于心,对自己的未来满怀期待。
    ……
    。

章节目录


不负大明不负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十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十光并收藏不负大明不负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