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立国之前全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开始呈现南移的姿态,立国百年之后,江南各地已经成为了大宋最重要的财赋来源,开封府漕运极其发达,汴河、惠民河、金水河与广济河流贯城内,并与城外的河运系统相衔接,合称“漕运四渠”。
    来自陕西的物资可从黄河——汴河运至汴梁,蔡州的物资直接由惠民河入汴,山东的物资可通过黄河——广济河抵京,东南六路的物资,可以借道大运河北上,转入汴水,运达京师。
    也是有了发达的水路,大宋才能“视江湖数千里之外,如运诸其掌”,宇文黄中在船上引用沈括的《梦溪笔谈》,告诉赵枢仅江南六路一年随随便便就能供应漕粮600万石,多的时候甚至能达到800万石。
    赵枢一时不太能明白六百万石是个什么概念,宇文虚中又引述《三国志》,告诉赵枢当年曹操屯田得谷百万石,就已经能“片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而且这还只是官运的漕粮,不包括大运河运输的其他军食、币帛、茶、盐、泉货、金、铜、铅、银和其他杂货,也正是有了漕运供给,才能保证大宋汴京的无限繁华。
    “大户啊……”
    赵枢长舒了一口气,也总算明白为什么历史上的方腊起义给大宋带来了如此震撼。
    离开开封后,他们的船队并没有直接奔赴江宁府,而是先转弯来到扬州,在此地稍稍停留。
    这倒不是因为赵枢特意装逼,而是他发现了一件有点不对劲的事情。
    现在,他的桌案上放着一封书信,是一个叫李若水的济南府教授写给亳州知州侯蒙的,路过亳州的时候侯蒙亲手交到了赵枢的手上。
    信上说,京东西路一伙强人从去年开始造反,一直都没有被平定,这伙人来回流窜,已经窜到了京东东路,大有南下的架势。
    大宋是唯一一个从开国就不管土地兼并的百年王朝,开国以来的各种起义多如牛毛,可除了王小波以外,其他起义根本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大宋的剿匪经验已经非常丰富。
    但赵枢还是停下来了。
    因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叫宋江!
    怎么回事?
    宋江不好好地在梁山上呆着,怎么还开始打游击了?
    李若水的信上说,宋江等三十六人手上的军队不多,但各个非常善战,官军跟他们作战往往一触即溃,被一群人追着狂虐。
    这些流寇转战各地,看上去好像没什么章法,大宋也一直没有竭力打击的意思,李若水也只是吐槽了一下刁民的凶蛮和官兵的的战斗力低下,由此作罢。
    但是赵枢却非常感兴趣,
    他索性停在扬州,开始研究起了宋江等人的情况。
    “大王为何对几个流寇如此用心?”宇文黄中这个判官的工作做的相当不错,赵枢说对付宋江,他就尽可能搜集到了朝廷关于宋江的诸多情报,一一呈在赵枢的案前。
    几天的接触下来,赵枢感觉宇文黄中的为人谦恭有礼,也没有那些文官的臭脾气,心中对他的观感非常不错,也开始渐渐跟他分享一下自己的战略部署。
    “宋江此人如此悍勇,官兵抵挡不住,侯知州认为不如招安此人,让其率众南下为朝廷出力。”
    宇文黄中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可眼神明显是持保留意见。
    “宇文学士有话直说便是,本王也是第一次外出统事,若是有什么不妥,还请宇文学士指教。”
    宇文黄中连称不敢,他琢磨一番,决定还是用事实说话。
    “臣请大王召唤本地禁军,自然明白。”
    赵枢穿越到大宋之后很快搞明白了一个问题——其他朝代的禁军一般都是全都蹲在首都,而大宋的禁军不一样,他们分为驻京禁军和以“就粮”为名义驻扎外地的驻外禁军——开封城里一共100万居民,林教头上来就吹牛说自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这简历注水也太严重了。
    淮南东路并不是主要的战区,这里只驻扎了一将,统帅5000多人,扬州是淮南东路的核心所在,经济发达、位置重要,在这里集中了3000多禁军和3000多厢军,如果a上去,应该能跟宋江他们五五开吧?
    最少五五开,哼,老子现在有何灌和韩世忠,这俩人能加不少统帅值,不说跟辽人打,先拿宋江练练手应该问题不大……吧?
    宇文黄中告诉赵枢召唤禁军是一件得非常小心的差事,他们联系了扬州知州、今年已经七十一岁的洪中孚,以校点禁军以备平贼的名义召集禁军集结,一番折腾之后,扬州的精锐禁军3000人便尽数呈现在赵枢的面前。
    三千人啊!
    赵枢心中踌躇满志,三千人可是人山人海,上高中的时候全校教职工加起来都不到三千,已经是非常恐怖的规模,当时他就在想站在校长的位置上讲话是一件多么爽快的事情,现在梦想终于实现了。
    他开始默念穿越小说中的种种练兵之法和老领导教诲的各种套路,心道就算是三千头猪,经过自己英明神武的领导也一定能变成三千名斯巴达那样的猛士,构建成自己的班底,追随自己征南扫北,最后匡扶大宋,扫平宇内,走上人生的巅峰。
    可他在宇文黄中一脸惆怅的表情中缓缓登台,却发现眼前的场面……
    跟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他特意找了块巨大的空地,可没想到来的禁军只有区区百人,也就是高中时候两个班的人数。
    这特么人山人海呢?
    人山人海两兄弟吗?
    “人呢!人呢!”
    这么点人,除非都变成赛亚人,才能跟宋江、方腊的精兵斗上一斗,
    这是禁军?
    这是禁军?!
    久历沙场的何灌和老兵头韩世忠早就习惯了,两人一起点头,用非常同情的眼神看着赵枢:
    “呃,其实还有这些人已经非常不错了,洪知州心忧国事啊。”
    宋神宗熙宁八年,开封府斩马刀局的士兵因为待遇问题闹过事,宋神宗当时就吐槽说“若依市价,即费钱多,那得许钱给与”。
    意思简单翻译一下就是用人成本这么高,按国家要求给工资奖金还特么不赔死了,就不能让这些贼配军996一下为国效力吗?
    千年来领导都喜欢这么说,可被领导这么一忽悠就鸡血上头的毕竟是少数,大宋的禁军也都学会了躺平摸鱼,不给钱是吧?嗯行可以啊,那皇帝你就另请高明呗……
    大宋本就重文轻武,在扬州这种经济发达的地方,大家混口饭吃还是挺容易,凭啥要顶着脸上刺字、食不果腹的风险去给你当兵?大家出来混都是为了养家糊口,我们又不傻。
    但……
    但为什么账面上还有3000人?
    宇文黄中和何灌都谨慎地不敢说话,只有充当护卫角色的韩世忠干咳一声,低声道:
    “大王,这三千人,是兵额,不是……兵员。”
    大宋的冗兵可以写进教科书的内容,真不是说说而已,
    淮东多年没有大规模战事,经济又非常发达,百姓不愿当兵(宋朝是募兵制),大宋选拔禁军还有身高的要求,这种种条件混合在一起,愿意当兵的人自然是越来越少。
    可兵额不能少……
    整个扬州有三千人的兵额,大宋就要以三千人的基数发工资,就算不能按法度足额发放,最少也得凑齐个两千人(正常)的用度。
    后世的劳务公司都知道包项目的时候喊出五十人,之后又疯狂精简人员吃空额,大宋的智慧也早早想到了这点。
    大宋给扬州三千人的工资实际就养了那么一百人禁军,厢军的人数倒是不少,但厢军都是一群免费打工人,拿着大宋给的军费给各级官员家里盖房子、做饭、种地、打杂,反正就是不能打仗。
    当年宋太祖说出“唯养兵可为百代之利”的时候大概没想到自己的一堆话中后人最坚守的居然是这一条,
    随着宋夏战争的持续,大宋的禁军始终保持在一个恐怖的数字上,宋仁宗时一年的茶课甚至都不能满足17个边地州的军人日常军饷,而真实的禁军数量……
    呃,连皇帝自己都说不出来。
    赵枢顿时冷汗直冒。
    我现在抓紧去投方腊还来得及吗?
    这还打个头啊,当年曾布为了查清军队到底有多少人都进了奸臣传,老子要是清查此事,不知道要动多少人的饭碗。
    会不会明天就让我直接消失啊。
    扬州的情况是这样,其他州县的情况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怪不得宋江方腊一造反就是好多地方抵挡不住,这可拿头挡啊。
    “唔,兵员极少,兵不堪战,这不是正好招安吗?”赵枢问道。
    宇文黄中摇摇头,苦笑道:
    “臣最怕的就是招安……”
    大多数超级英雄电影里,反派洗白之后战斗力就会直线下降,大宋也是一样。
    大宋的禁军本来就有不少是山贼、泼皮为了混口饭吃投军,他们当山贼和街溜子的时候为了活命能保持不错的战斗力,可投降之后谁特么会去帮你们拼命?
    再说大宋的募兵制确实非常奇葩,当兵的时候你能全家住在军营里,上官当个人的时候一人还能养活全家,可要是打仗战死了……
    那对不起,大宋先进的抚恤制度会给你的家人两个月的抚恤,然后让他们直接滚蛋。
    南宋那时候金兵的压力太大,这待遇也不过是提高到了战死之后家属可以在军营住一年。
    那么问题来了,一直不死就能一直从朝廷里拿钱,要是死了家里人才两个月的抚恤金,换做一个正常人,真的会拼命向前,跟敌人血战到底吗?
    这不行那不行……
    嘶,快给我地图,我看看方腊打到哪了。

章节目录


替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御书屋只为原作者爱喝甜辣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喝甜辣酱并收藏替宋最新章节